您的位置:方舟健客 > 皮肤频道 > 预防护理 > 皮肤病护理 > 穴位注射治疗皮肤病(上篇)

穴位注射治疗皮肤病(上篇)

2017-06-05 来源:中医皮肤陈宁刚医生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穴位注射有以下两个特点:首先,同穴异药,是指穴位注射具有药物特异性,相同的穴位注射不同的药物产生的治疗作用不同。其次,同药异穴,即不同的穴位注射相同的药物亦会产生不同的药效。

  穴位注射是在经络、腧穴或压痛点、皮下阳性反应物上,适量注射中药或西药,以防治各类疾病的方法。此治疗方法是以经络学说为指导,将经络、腧穴、药物效应有机结合起来,发挥临床疗效。该方法自20世纪50年代产生以来,因临床疗效确切,在临床各科广泛使用,在对皮肤科的诸多疾病如慢性荨麻疹、湿疹、神经性皮炎等治疗中也达到满意疗效。

  穴位注射有以下两个特点:首先,同穴异药,是指穴位注射具有药物特异性,相同的穴位注射不同的药物产生的治疗作用不同。其次,同药异穴,即不同的穴位注射相同的药物亦会产生不同的药效。

  穴位注射的机理至今没有突破的进展,其与针灸的机理相关但存在差别,一些学者从经络是多孔介质通道、经穴有类半导体特性、微量元素对穴位药效的影响等角度进行了探索。首先,经络是连续液相为主的多孔介质通道,穴位给药可通过此通道特异地作用于靶组织。即药物被约束在经脉中而不向经脉外扩散,从而保证了药物的浓度,再加上组织液沿经脉的运输作用,药物可较快地到达病所,这种传递渠道比通过血液的全身性扩散其药物作用浓度要高,其特异性好,副作用小,治疗效果较好。其次,血液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抗体、激素、酶类等介质,药物注入穴位后通过以上介质持续缓慢刺激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促使释放更多的免疫球蛋白,拮抗组胺,抑制变态反应和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善淋巴循环,调节内分泌紊乱状态,增强微循环,营养皮肤,提高抗病能力,从而消炎、消肿、减少渗出、滋养皮肤、促进皮损消退。穴位注射不同于一般的给药机理和途径,穴位药效既具有药物原有药效学特性,又见效快,在未吸收或未达有效血浓度前即产生强大的药效且该药效可与无吸收过程的静脉注射相同甚至超过,这种既快速又强大的初始药效与血药浓度无明显相关,也与神经系统的完整性无明显关系,说明穴位注射药效与经络参与有关。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相关问答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热文排行

热门问答

用药指导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