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铃木方翅网蝽(CorythuchaCiliata)原产于北美洲温带地区,主要危害悬铃木(俗称法国梧桐)等园林物种,我国已有多例物种入侵的报道。
来自法国巴黎大区博比尼市Avicenne医院寄生虫与真菌研究所Durand教授等报道了1例悬铃木方翅网蝽叮咬后出现相应皮炎的患者,发表在近期JAMADermatology杂志上,现介绍如下。
基本病史
患者男性,20余岁,平素体健,主诉蚊虫叮咬后皮肤瘙痒数周,皮肤刮屑及皮肤镜检查未发现疥螨属相关证据,遂考虑为臭虫叮咬。
在检查过程中,患者突然感觉到胸部刺痛,并发现一只2-3mm大小的昆虫,双目放大镜下鉴定为悬铃木方翅网蝽成虫。
随后对悬铃木方翅网蝽成虫的消化器官进行取样,分析器官中脊椎动物细胞色素B序列、人β球蛋白序列等基因,结果发现为阳性,证实患者为悬铃木方翅网蝽叮咬。
病例学习
吸血性悬铃木方翅网蝽近几年常见报道,2013年,意大利学者报道了3例悬铃木方翅网蝽叮咬的病例。与臭虫叮咬相比,悬铃木方翅网蝽叮咬后皮损容易忽视,多数患者症状不明显,仅少部分人出现皮肤或全身症状。
本例中,研究人员运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证实悬铃木方翅网蝽可叮咬并吸食人类血液。另外,在叮咬后,研究人员并未发现其他细菌或真菌感染,但不排除悬铃木方翅网蝽划伤皮肤或可导致感染。
悬铃木方翅网蝽最先于1964年由意大利学者报道,主要危害悬铃木属树木,而悬铃木属树木为许多城市常见的道边树木或观赏树木。悬铃木方翅网蝽通常在夏季繁殖成灾,从树叶上掉落并击中路过人群。
原本植物性昆虫为何会吸食人类血液,而其中发生突变的比例又占到多少,目前仍缺乏相关研究,日常生活中需要警惕悬铃木方翅网蝽叮咬情况。叮咬后易造成瘙痒和引发焦虑,一般预后较好,在临床诊断过程中需要与臭虫和疥螨叮咬相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