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大汗腺癌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腋窝、腹股沟等大汗腺分布区域,发病率为0.0049-0.0173/10万每年。该肿瘤生长缓慢,病程较长,可转移至淋巴结、肺、肝、脑、骨等。治疗首选局部广泛切除加区域淋巴结清扫或淋巴结活检,放疗及化疗的疗效尚不确定。
尽管皮肤大汗腺癌晚期难以治疗,但由于它的临床表现多样及医师对它不熟悉,早期常不能确诊。近期,Miyagawa教授等在JournalofDermatology杂志报道了一例表现为整个阴囊硬化性斑块的皮肤大汗腺癌。
病例介绍
患者为72岁日本男性,阴囊斑块6月,迅速增大。专科体检:硬化性斑块,浸润明显,累及整个阴囊。阴囊表面有拇指大小的色素减退斑。阴茎、腹股沟未累及。患白塞病40年,数十年每天口服环孢素50mg。实验室检查:常规检查及AFP、CEA、CA-19-9、PSA、可溶性IL-2受体皆正常。
免疫组化:AE1/AE3、GCDFP15、CK7阳性,CK20、CEA、S100、vimentin、CD30、CD34、ER、PR、P53、P63、AFP、TTF-1、PSA、RCCA、WT1、calretinin阴性。
诊断
皮肤大汗腺癌。
治疗及预后
全阴囊局部广泛切除。随访9月,局部复发两次。
病例学习
该皮肤大汗腺癌生长较快,发病6月累及整个阴囊,直径超过10cm,是现有报道最大的。生长模式较有特点,为真皮下密集成片,管状结构形成较少。分化程度低,GCDFP15阳性,GCDFP15是皮肤大汗腺癌最有用的标记,特别在低分化时。
存在Paget现象,亲表皮是某些皮肤大汗腺癌的特点,作者认为表皮中大而淡染的细胞可能来源于真皮下的肿瘤细胞,因为这种细胞是该肿瘤最具优势的细胞。
该病例启示:阴囊部位的浸润性斑块不一定是乳房外Paget病,而病理表现有Paget现象(大而淡染的细胞)不一定是Paget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