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史介绍
患者,男性,63岁,非黑色素瘤皮肤癌(NMSCs)病史,常规检查中发现左耳直径6mm可疑病灶,拍照并钻取活检,病理显示结节型浸润性基底细胞癌(BCC),深度达2.3mm,无周围神经和脉管浸润。经患者同意2月后复查却发现病损完全消失,患者因此极为抵触后续治疗。
提问
1.病损为何消失?
2.BCC出现浸润有什么后果?
3.该病例接下来应如何处理?为什么?
4.该病例例最佳处理方式是什么?
解答
1.NMSCs活检后消失很少见,可能与患者的免疫应答有关。
2.BCC最常见的类型是结节型和表浅型。浸润性BCC被视为具有侵袭性的亚型,常见于结节型和色素型BCCs。侵袭性亚型常无临床症状,但在发病前广泛扩散,导致不完全切除或复发风险增加。本例病变位于外耳,考虑到耳朵的美观性要求以及修复切除缺损的复杂性,处理起来非常棘手。
3.可选择的治疗方式包括:密切观察临床复发的征象;重新活检;切除该区域;采用莫氏显微手术;放疗。
观察:密切观察该区域的变化是创伤最小的方式。1999年的研究显示42位BCC活检后无临床征象的患者,手术切除证实66%存在肿瘤残留,并且发病前BCC会更大范围扩散,加大治疗难度。对于不能耐受治疗或者剩余寿命较短的患者可以选择该方式。
重新活检:再次活检阳性可能促使患者和医生采用更积极的处理方式,但同时也要考虑到假阳性的可能。1992年的一项临床试验发现初次活检后肿瘤消退的患者再次活检有63%的假阳性率,但是该研究选择的是莫氏手术高风险人群,可能不能准确反映普通患者的情况。
切除:考虑到病损位置和类型,切除是较好的选择,但是由于无临床征象界定肿瘤边界,可能增加不完全切除的风险,并且术后修复需要皮瓣移植,处理较为复杂。
莫氏手术:对于有美观要求区域发生的侵袭性或情况不明的肿瘤,莫氏手术是治疗的金标准,治愈率高达99%,且能实现损伤最小化满足美观要求,缺点是价格昂贵。
放疗:拒绝或者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可以选择化疗,但化疗可能造成瘢痕形成、皮肤萎缩和毛细血管扩张,并且这些损伤会随时间逐渐加重,因此很少作为一线治疗。
4.该病例中最佳的处理方式是为患者提供多种选择,并说明各种方式的利弊,给患者充分的考虑时间来做出决定,征得患者同意后让患者家属参与决策更佳。在治疗过程中做好记录并保持随访。
预后
该患者7个月后仍无临床复发征象,但双筒显微镜发现可疑BCC区域,活检提示小结节型BCC,随后患者接受莫氏手术。
结语
处理活检后病表消退的NMSC及建议:向患者详细说明各种治疗方式的利弊;做好治疗记录;保证严格随访。
润肤、保湿、防冻裂、减轻因皮肤冻裂引起的痛痒。对冬季引起的皮肤干燥、干裂等均适用。
健客价: ¥2.8用于医疗护理使用。
健客价: ¥5799降尿酸,降血脂,控制痛风复发,补肾润肺,改善循环,促进尿酸排泄。
健客价: ¥65能有效隔离风沙、寒风、干燥等外界对皮肤造成的伤害,防止皮肤干燥、开裂及冻疮,经常使用可令肌肤保持润泽,光滑。
健客价: ¥6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用于气阴两虚,心脉瘀阻所致的心悸不宁,气短乏力,胸闷胸痛;室性早搏、房室早搏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35清热泻火,利水通淋。主治热淋。
健客价: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