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动力疗法是临床上治疗非黑色素瘤性皮肤肿瘤的常用且有效的治疗方法,除了常见局部副作用,如疼痛、水肿、红斑等之外,现有大多数报道中未见严重不良反应事件。
近期BritishJournalofDermatology杂志上,德国穆尼内大学皮肤与过敏学系Berking教授等报道了5例光线性角化病患者经光动力疗法治疗后迅速出现记忆缺失(如短暂性全面遗忘),现介绍如下。
研究人员分析了皮肤科10年间20,000人·次治疗循环的病史资料,从中筛选并纳入了5例患者,其中女性2例,男性3例,年龄范围49-83岁。
患者均接受光动力疗法治疗前额处光线性角化病,在治疗后出现神经方面相关病症。所有患者均无中风、血栓形成、血栓栓塞、一过性脑缺血等病史。
治疗方案
患者术前1h镇痛采用口服扑热息痛(1000mg)单用或联用磷酸可待因(30mg),安乃近(500mg),布洛芬(800mg),术中接受持续降温以降低区域疼痛。
光动力疗法采用甲基氨基酮戊酸盐光动力疗法(MAL-PDT)或盐酸氨酮戊酸盐光动力疗法(ALA-PDT)。照射部位为前额,光源为红色LED(波长635nm)或卤素光源(600-720nm)。
手术操作遵守相关标准要求,绝对辐射照度为97.1mW/cm2~105.5mW/cm2,累积辐射剂量为37~100J/cm2,辐照持续时间为7分46秒~17分9秒。
术后立即测量患者血压,发现3例出现升高,分别为170/80mmHg,170/80mmHg,190/100mmHg,血糖水平均正常。
综上,患者1~3出现一过性记忆障碍和疑似短暂性全面遗忘症(TGA),而患者4~5符合短暂性全面遗忘症的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均接受神经科专家会诊,CT血管造影(CTA)检查未发现大脑缺血和血管栓塞表现,MRI检查亦未见异常。而患者4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示左侧海马前段1处小病变,右侧海马后端2处不对称点状病变(图1所示),此外无脑梗死或脑出血表现。
术后1~24小时内,所有患者的神经系统症状明显改善,且未见后遗症。
病例讨论
对于光动力疗法后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的报道尚属首次,研究人员并不十分明确其中具体的机制。对此,研究人员猜测可能为某种特殊类型的癫痫发作,一过性大脑缺血,或偏头痛类疾病等所致。
影像学检查发现海马功能异常,而海马区域是大脑记忆认知的重要脑区。先前有研究有研究发现,个体压力敏感性在短暂性全面遗忘症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药理学抑制作用越强,体内肾上腺皮质醇水平越高,则短暂性全面遗忘症的症状越明显。
因此,研究人员称,此次病例报道提示光动力疗法可以作为诱发短暂性全面遗忘症的潜在因素,需要在临床上引起注意,而且具体机制尚不明晰,未来还需要进一步探究光动力疗法与短暂性全面遗忘症之间的具体关系和相关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