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皮肤频道 > 皮肤疾病 > 其他 > BRAF V600E突变蛋白在皮肤黑素瘤中的表达

BRAF V600E突变蛋白在皮肤黑素瘤中的表达

2017-05-26 来源:中华皮肤科杂志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BRAFV600E突变蛋白在皮肤黑素瘤中高表达,在维吾尔族人群表达率高于汉族人群;免疫组化法检测BRAFV600E突变具有准确、快速等特点,有望为黑素瘤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帮助。

  BRAF突变与黑素瘤发生、发展、靶向治疗和不良预后密切相关。任丹阳等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03例皮肤黑素瘤中BRAFV600E突变蛋白表达情况,分析该突变与皮肤黑素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该方法检测BRAFV600E突变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皮肤黑素瘤BRAFV600E突变蛋白表达情况,分析免疫组化法检测V600E突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方法应用抗BRAFV600E单克隆抗体的免疫组化法检测103例皮肤黑素瘤、40例色素痣石蜡包埋组织切片中BRAFV600E突变蛋白表达水平。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结果BRAFV600E突变蛋白阳性表达率在皮肤黑素瘤中为20.4%(21/103),色素痣中为5.0%(2/4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6,P<0.05)。黑素瘤BRAFV600E突变蛋白的表达率在不同年龄组[<60岁组表达率为29.8%(14/47),≥60岁组为12.5%(7/56)]、不同民族[维吾尔族组为30.2%(13/43),汉族组为13.3%(8/60)]、不同发病部位[肢端为13.6%(6/42)、黏膜为11.8%(4/29)、非肢端为45.8%(11/32)]、不同Clark分级[Ⅰ~Ⅲ级组为8.6%(4/42),Ⅳ~Ⅴ级组为12.4%(17/61)]组间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不同性别、有无淋巴结转移组间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检测恶性黑素瘤中BRAFV600E突变灵敏度为100%(15/15),特异度为98.5%(65/66)。

  结论BRAFV600E突变蛋白在皮肤黑素瘤中高表达,在维吾尔族人群表达率高于汉族人群;免疫组化法检测BRAFV600E突变具有准确、快速等特点,有望为黑素瘤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帮助。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用药指导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