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皮肤频道 > 皮肤疾病 > 其他 > 持久性豆状角化过度病一例

持久性豆状角化过度病一例

2017-05-26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HLP是一种少见的角化性皮肤病,临床上典型皮损为多发性、非对称性散在分布的直径1~5mm大小棕红色、疣状角化性丘疹,去除鳞屑后遗留红色基底,伴点状出血。

  患者男,42岁,双手背、足背角化性丘疹10余年。患者1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于手背、足背出现散在米粒至绿豆大小角化性丘疹,无明显瘙痒及疼痛等不适。丘疹渐增多、增大,部分表面角化物可剥离,露出浅表糜烂面。曾于当地医院诊断为湿疹、痒疹等,给予抗过敏等治疗(药名不详),无明显缓解。家族史:其父亲及三兄妹均有类似病史。皮肤科检查示双手背、足背多发性绿豆至黄豆大小角化性丘疹,暗红色,部分表面见角化鳞屑,剥除后见淡红色浅表糜烂面,掌跖、口腔内未见明显皮损。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角化过度,角化不全,其下表皮萎缩,颗粒层消失,真皮乳头带状淋巴组织细胞浸润,损害边缘棘层不规则肥厚。诊断:持久性豆状角化过度病(HLP)。

  讨论HLP是一种少见的角化性皮肤病,临床上典型皮损为多发性、非对称性散在分布的直径1~5mm大小棕红色、疣状角化性丘疹,去除鳞屑后遗留红色基底,伴点状出血。皮损好发于足背,其他好发部位为双小腿、上臂、躯干和手背。本例患者应与汗孔角化病、Kyrle病、灰泥角化病等相鉴别。HLP皮损缺乏堤状隆起的边缘,病理上无角化不全柱,可与汗孔角化病鉴别;HLP缺乏穿通性的毛囊角栓,可与Kyrle病鉴别;HLP易与灰泥角化病混淆,灰泥角化病皮损容易去除但没有出血,组织学上,以垂直的角化过度和乳头瘤样增生为特点,可与HLP鉴别。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