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皮肤频道 > 皮肤疾病 > 其他 > 寻常痤疮治疗指南

寻常痤疮治疗指南

2017-05-25 来源:皮肤时间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寻常痤疮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显著表现为开放性或闭合性粉刺(黑头粉刺和白头粉刺)及炎症性皮损,后者包括丘疹、脓疱或结节(亦称囊肿)。

  根据相关研究方法学的质量(如随机对照试验、病例对照、前瞻性/回顾性队列研究及病例系列等)和研究的主题(即诊断、治疗/预防/筛查或预后)将相关证据分为级如下:

  Ⅰ.高质量、针对患者的证据(即与患者发病率、死亡率、症状改善、可降低开支、生活质量相关)

  Ⅱ.质量有限、针对患者的证据。

  Ⅲ.其他证据,包括:共识指南、专家意见、病例研究或针对疾病的证据(即涉及中间的、生理性或替代性终点,这些指标可能反映或不反映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关临床建议基于现有最佳证据而制定,列于指南的各表格中,推荐或推荐的强度分级如下:

  A.根据可靠、高质量、针对患者的证据所作的推荐

  B.根据不那么可靠、质量有限的、针对患者的证据所作的推荐

  C.基于共识、意见、案例研究或针对疾病的证据所作的推荐

  寻常痤疮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显著表现为开放性或闭合性粉刺(黑头粉刺和白头粉刺)及炎症性皮损,后者包括丘疹、脓疱或结节(亦称囊肿)。

  痤疮是累及皮肤毛囊皮脂腺的多因性炎症性疾病。痤疮发病机制的认识在不断发展。对痤疮发展起重要作用的关键致病因素是毛囊角化过度、痤疮丙酸杆菌的定植、皮脂分泌及复杂的炎症机制(包括固有免疫和获得性免疫)。

  此外,研究表明神经内分泌调节机制、饮食及遗传性/非遗传性因素均可能影响痤疮发生的多因性过程。青少年及年轻成人痤疮患者的治疗及管理程式见图1。

  痤疮分级/分类系统

  痤疮分级系统可能对患者护理有用。此系统可促进痤疮更准确的分类,帮助确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并监测治疗的改善。

  寻常痤疮管理和治疗

  已有众多痤疮评估工具,纳入了各种因素,如痤疮类型、痤疮严重程度、痤疮皮损数、解剖部位/累及范围、生活质量、其他心理学指标及瘢痕形成等。最近,根据各种特点对18种分级标准进行了排名。

  迄今尚无普遍认定的分级系统,且不同研究的分级系统可有很大差异。此外,这些分级标准取决于观察者的可靠性,在一些研究中可靠性不佳。摄影规范等方法已被用于改善数据的可重复性。

  数字技术、摄影器材和远程皮肤病学的进步可在不久的将来促进痤疮的准确判断和远程评估。未来,科学新技术亦可有助于痤疮客观的分类和评估,包括紫外线诱导的红色荧光、表面皮脂水平、皮肤电容成像、皮肤表面pH值和经表皮水分丢失。可重复性、易用性和被皮肤科医生接受,是分级系统的成功要素。

  微生物检查

  痤疮丙酸杆菌(Propionibacteriumacnes,P.acnes)是痤疮相关的主要细菌,这是一种革兰阳性的厌氧杆菌。P.acnes有特定的非标准培养要求,常规培养无法成功。

  目前,针对痤疮皮损的微生物检测大体上是不必要的,因为这不影响治疗,且抗生素治疗成功可能并不源于细菌数目的减少。

  微生物学和内分泌监测建议

  微生物检查对痤疮患者最有用的是用以评估革兰阴性毛囊炎。对于经典治疗无反应的痤疮,尤其是突出的躯干受累或皮损形态单一的患者,应考虑马拉色菌毛囊炎的可能。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皮肤感染可与痤疮类似,应注意鉴别,特别是急性发疹病例,对于这些病例,拭子培养可能有帮助。

  内分泌检查

  雄激素在痤疮发病中的作用已被熟知,但内分泌评估仅用于特定病例,因大部分痤疮患者激素水平均正常。测试主要针对有高雄激素病史或临床表现的患者。在青春期前儿童,这些特征包括:痤疮、早发性狐臭、腋毛或阴毛、生长过快、骨龄超前及性早熟。生长曲线图和手部骨龄X片,是在进行特定激素检查之前很好的筛查工具。

  在青春期后女性,临床表现如月经稀发、多毛、雄激素性脱发、不育、多囊卵巢、阴蒂增大和躯干性肥胖时需行激素检测。雄激素过多所致的难治性痤疮亦可见于非经典性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如21-羟化酶缺乏症)的男性和女性患者。痤疮的内分泌检查建议见表Ⅳ,推荐强度见表Ⅲ。

  卵巢来源的雄激素升高最常见原因的是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最近有学者提出成年女性PCOS的诊断标准,需要满足下面3条中的两条:雄激素过多(临床或生物化学性)、排卵功能障碍(寡排卵或无排卵)或多囊卵巢(基于超声检查)。在青春期女性,PCOS可根据持久性月经稀少的雄激素过多症(临床或生物化学性)诊断。

  激素检查及对检查的解读较复杂,一项经典的激素筛查列表包括游离睾酮和总睾酮、硫酸脱氢表雄酮、雄烯二酮、黄体生成素及卵胞刺激素。生长激素、类胰岛素生长因子、脂质水平、胰岛素、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游离17-β-羟化类固醇、游离雄激素指数、催乳素、雌激素及孕激素在严重痤疮患者亦出现异常。

  胰岛素抵抗还可能是某些痤疮患者的一个危险因素。检测结果异常或一直担心激素异常的患者,应由内分泌医师进一步评估。

  局部治疗

  寻常痤疮的局部治疗包括处方药和非处方药。治疗的选择根据患者年龄、累及部位、疾病范围、严重度和患者的偏好而定。在初始治疗和维持治疗时,局部治疗可选择单药治疗、与其他外用药物或与口服药物联合治疗。局部治疗的建议见表Ⅴ,推荐强度见表Ⅲ。所有局部治疗的处方信息见附表Ⅰ-ⅩⅢ。

  系统性抗生素

  多年来,系统应用抗生素是痤疮治疗的中流砥柱。系统性抗生素治疗可用于中重度炎症性痤疮,且应与外用维A酸类和过氧化苯甲酰联用。有证据支持下述抗生素的疗效:四环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TMP/SMX)、甲氧苄啶、红霉素、阿奇霉素、阿莫西林和头孢氨苄。

  螺内酯为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可减少睾酮产生、竞争性抑制睾酮及双氢睾酮(DHT)与皮肤雄激素受体相结合,故具有强大的抗雄激素活性。螺内酯也可能抑制5α-还原酶,并增加类固醇激素结合球蛋白。

  但FDA尚未批准其在痤疮治疗中作为抗雄激素药物使用。两项小型的前瞻性安慰剂对照试验显示,每日用量50-200mg,螺内酯均能显著改善痤疮并减少皮脂分泌。虽然公开发表的数据不多,但基于现有证据、经验及专家意见,本工作组支持有选择地对女性痤疮患者使用螺内酯。

  螺内酯的总体耐受性很好,其副作用与剂量相关。常见副作用包括多尿(29%)、月经紊乱(22%)、乳房触痛(17%)、乳房增大、乏力、头痛及头晕。螺内酯被列为孕妇C级药物,有动物试验显示孕早期男性胚胎出现了女性化。因此,常推荐很多患者将COC与螺内酯合用,以调节月经紊乱并可避孕。

  高钾血症是一种潜在严重副作用,所幸的是,肝脏、肾上腺及肾功能正常的健康年轻人群罕有发生。作者结论认为服用螺内酯治疗痤疮的年轻健康女性无须监测血钾,但在年老患者以及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剂、非甾体抗炎药及地高辛的患者,应考虑检查血钾。

  氟他胺是一种用于治疗前列腺癌的非甾体性选择性雄激素受体阻断剂,FDA未批准其用于治疗痤疮。在小规模前瞻性试验中,痤疮患者每日服用剂量从62.5mg/d到250mg×2次/d均有效。氟他胺250mg×2次/d联合使用含三组分的COC治疗后痤疮改善80%,而对照组螺内酯50mg×2次/d联合COC治疗3月后痤疮仅改善50%。

  氟他胺的副作用包括:胃肠不适、乳房触痛、潮红、头痛、皮肤干燥及性欲减退。副作用的高发生率可减少患者用药依从性。一项针对131位女性的前瞻性随机试验显示,每日用量125mg的副作用发生率与安慰剂相当。

  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氟他胺的应用与特异体质致死性肝毒性相关,呈剂量及年龄相关。因此需要仔细监测肝功能,并应警惕此严重副反应。不提倡使用氟他胺治疗痤疮,除非益处大于风险。

  研究显示,5-15mg/d范围内的低剂量泼尼松单用或与含高剂量雌激素的COCs联用,对治疗痤疮及皮脂过多有效。

  但糖皮质激素的长期副作用禁止此药作为痤疮的首选。0.5-1mg/kg/d泼尼松用于治疗暴发性痤疮的系统及皮肤表现,并可治疗及预防异维A酸诱发的暴发性痤疮样皮损。向异维A酸或口服抗生素过渡时,建议在数月内进行逐渐减量,以使复发最小化。

  异维A酸

  口服异维A酸是维A酸的异构体,在美国用于治疗痤疮已逾30年,且被FDA批准用于治疗严重的顽固性痤疮。其疗效已被大多数严重痤疮患者所证明——可减少皮脂分泌、痤疮皮损及痤疮瘢痕,同时减少了焦虑及抑郁症状。

  异维A酸也被有效地应用于对抗生素治疗抵抗或者停用抗生素后迅速复发的中度痤疮。目前本工作组的共识是:若中度痤疮治疗抵抗或可导致瘢痕形成、导致显著的心理社会性困扰,则适于口服异维A酸。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