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皮肤频道 > 皮肤疾病 > 其他 > 梅毒固有免疫研究进展

梅毒固有免疫研究进展

2017-05-24 来源:中华皮肤科杂志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体外实验显示,防御素具有抗微生物活性,能活化巨噬细胞,趋化激活树突细胞,对细菌、病毒、梅毒螺旋体、分支杆菌等均具杀伤活性。人类β防御素与口腔密螺旋体感染有关,在疾病初期能有效抑制齿垢密螺旋体;而α防御素对梅毒螺旋体有杀灭作用。

  近年来固有免疫在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梅毒皮损和外周血细胞研究显示,固有免疫参与了梅毒螺旋体感染后的清除和致病。在梅毒患者的皮损中发现有巨噬细胞、树突细胞和T淋巴细胞浸润,因此认为梅毒螺旋体侵入机体后固有免疫应答瞬时启动巨噬细胞、补体、中性粒细胞等,在早期阶段,巨噬细胞募集、活化,B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激活;进而巨噬细胞、树突细胞激活,之后迁入外周免疫器官,进入适应性免疫应答诱导阶段。

  一、体液免疫

  1.补体:

  非特异性体液免疫因素中的最重要成分,感染早期机体尚未产生特异性抗体时,补体系统经由旁路途经激活,通过B、D、P因子和C3、C5~C9参与机体抗感染免疫。有些研究显示补体能促进对梅毒螺旋体的吞噬。还有研究表明,机体内存在一种M131单克隆抗体,其通过与梅毒螺旋体表面的磷酰胆碱多肽结合,产生补体依赖性杀伤作用,使梅毒螺旋体数量减少,引起梅毒患者皮损延迟。梅毒患者各阶段均可产生多种抗体,有时形成免疫复合物,这些抗体和免疫复合物可以通过调理作用激活补体溶菌杀菌。

  2.抗菌肽:

  是具有杀菌活性和免疫调节功能的固有免疫效应因子。兔梅毒模型研究显示,用LL-37诱导合成的多肽WS22-N-amide能有效阻断梅毒螺旋体的传染,而二期梅毒皮损处裂解肽和穿孔素合成表达明显增加,说明抗菌肽参与了梅毒感染后的机体免疫。研究还发现,有些抗菌肽参与促进伤口愈合,对中性粒细胞、T细胞等有化学趋化作用,可以阻止吞噬细胞还原型辅酶II氧化酶活性,从而促进一期梅毒的下疳愈合。

  3.防御素:

  体外实验显示,防御素具有抗微生物活性,能活化巨噬细胞,趋化激活树突细胞,对细菌、病毒、梅毒螺旋体、分支杆菌等均具杀伤活性。人类β防御素与口腔密螺旋体感染有关,在疾病初期能有效抑制齿垢密螺旋体;而α防御素对梅毒螺旋体有杀灭作用。

  二、细胞免疫

  1.吞噬细胞:

  兔实验研究证明,螺旋体感染初期的组织学特征是单核细胞侵润,感染第6天,即有淋巴细胞浸润,随之出现巨噬细胞,而发挥吞噬和免疫反应并有效杀伤病原微生物的是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一期梅毒有大量的中性粒细胞,溃疡期巨噬细胞增加,二期梅毒皮损处有大量的巨噬细胞,在梅毒螺旋体侵入区二者都表现出趋化黏附,尤其是细胞因子激活的巨噬细胞对梅毒螺旋体吞噬作用有助于病原菌的清除和皮损的消退。

  2.树突细胞:

  树突细胞参与抗原提呈与梅毒免疫过程。梅毒感染时,树突细胞是最先引起细胞炎症反应的关键性免疫效应细胞。它是连接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桥梁,能引起和调节保护性免疫反应。树突细胞对梅毒螺旋体有吞噬作用,梅毒螺旋体或其膜脂蛋白通过CD14、Toll样受体1和Toll样受体2依赖性信号通路刺激树突状细胞活化,分泌炎症细胞因子IL-12,IL-6,IL-1R,TNF-α等并增加CD54的表达,引发Th1反应,加速对梅毒螺旋体的吞噬。

  3.自然杀伤细胞:

  是在T细胞启动之前与巨噬细胞一起构成固有免疫的第一道防线,起着免疫监视的作用。自然杀伤细胞活化后通过分泌干扰素(IFN)γ参与巨噬细胞的活化,维持Th1的优势状态,并决定细胞毒性淋巴细胞前体细胞向成熟细胞毒性淋巴细胞分化。研究表明,梅毒患者皮损和外周血中有活化的自然杀伤细胞,尤其是皮损处CD56+的自然杀伤细胞显著增高,约为正常人的5倍。

  4.B细胞:

  B细胞中的B-1细胞参与固有免疫,其通过分泌IgM抗体对机体进行保护性免疫。成熟的B细胞在抗原刺激下活化,分化为浆细胞,梅毒患者组织病理显示有大量的浆细胞浸润。B细胞可通过抑制病理性细胞功能及活性,直接抑制先天性免疫系统产生的炎症反应。

  三、结语

  在感染早期,固有免疫细胞和体液免疫相关物质参与局部梅毒螺旋体感染的清除和控制,同时又通过各种信号通路和释放信号、细胞因子等启动适应性免疫,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感染后数天,适应性免疫细胞产生各类效应因子,反过来活化固有免疫细胞和通过不同的信号通路参与固有免疫应答过程。补体、酶类分子、树突细胞、B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吞噬细胞等之间又可以进行相互调节或产生自身调节作用。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