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皮肤频道 > 皮肤疾病 > 其他 > 慢性瘙痒

慢性瘙痒

2017-05-24 来源:皮肤时间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瘙痒是药疹的常见症状,但药物也可仅引起瘙痒而无皮疹,这种瘙痒常在停药后迅速缓解,但也可在停药后持续存在而慢性化。老年患者常有多种合并症而使用很多药物,药物诱发的瘙痒值得关注,总结了药物诱发的瘙痒症。

  病因

  系统疾病

  各种血液病、代谢性疾病和内分泌疾病可产生全身或局部瘙痒,而不直接累及皮肤,因此瘙痒的发病机制因潜在疾病不同而异,总结了可潜在地产生瘙痒症的系统疾病。

  无皮肤病的慢性瘙痒临床实例,在所有病例中均可见搔抓所致的继发性皮损:(a)霍奇金淋巴瘤,(b)尿毒症性瘙痒症,(c)糖尿病,(d)感觉异常性背痛,(e)寄生虫妄想症

  药物诱发

  瘙痒是药疹的常见症状,但药物也可仅引起瘙痒而无皮疹,这种瘙痒常在停药后迅速缓解,但也可在停药后持续存在而慢性化。老年患者常有多种合并症而使用很多药物,药物诱发的瘙痒值得关注,总结了药物诱发的瘙痒症。

  诊断

  为了及时发现潜在疾病,需要通过病史、查体、实验室检查进行结构式系统检查。按照国际瘙痒研究论坛(IFSI)的分类系统,经初步检查可分类为伴有炎性皮肤病(IFSI-I类)、皮肤正常(IFSI-II类)和伴有抓痕的慢性瘙痒症(IFSI-III类)。

  治疗

  一般考虑

  慢性瘙痒症的治疗根据病因不同而异,这一点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患者。但不论病因如何,止痒对患者而言都很重要,在寻找病因的同时应开始给予非特异性对症治疗,推荐措施包括行为改变以避免加重皮肤干燥和损伤、使用润肤剂、实用含尿素、聚桂醇和薄荷醇的止痒药物。

  局部治疗

  在确定了瘙痒的病因后,根据病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果瘙痒持续存在,则考虑已慢性化,需实用特殊的外用和系统治疗,当前指南推荐外用药如辣椒碱和钙调磷酸酶抑制剂,两种药物均对皮肤神经元有作用。在系统治疗前还可采用紫外线光疗。

  系统治疗

  系统治疗包括抗组胺药、阿片受体拮抗剂(如纳曲酮)、抗惊厥药(如加巴喷丁、普瑞巴林)、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帕罗西汀)、三环类抗抑郁药(如多塞平)和四环类抗抑郁药(如米氮平)。

  加巴喷丁和普瑞巴林可抑制神经去极化,常用于治疗疱疹后神经痛、伴有疼痛感和瘙痒的神经病、肱桡肌瘙痒症、慢性肾病相关性瘙痒症和不明原因的瘙痒症。纳曲酮对胆汁淤积性瘙痒症具有轻度止痒作用,替代治疗包括考来烯胺、利福平(最高600mg/d)和舍曲林。

  需要注意到,这些系统用药多为超说明书用药,另外足够的剂量和疗程很重要,不应停药或换药过早,抗抑郁药和抗惊厥药可分别在最长8周和12周后起效。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