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皮肤频道 > 皮肤疾病 > 其他 > 肢端血管皮炎12例临床病理分析

肢端血管皮炎12例临床病理分析

2017-05-24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结论肢端血管皮炎具有特殊的临床及病理特征,病理学检查是诊断肢端血管皮炎的重要依据。

  目的探讨肢端血管皮炎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

  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肢端血管皮炎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

  结果肢端血管皮炎临床表现为局限性的棕色至紫红色的斑片、斑块、结节及溃疡形成。皮损均位于下肢,双侧及单侧受累者各6例。组织病理检查:真皮上中部小叶状或团块状毛细血管和小静脉增生,管腔圆形,规则,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可见程度不等的红细胞外溢、含铁血黄素沉积、真皮纤维化及稀疏炎细胞浸润。病变累及真皮浅层者3例,真皮中上部者8例,真皮全层者1例。免疫组化检查:血管内皮细胞CD34和CD31阳性,血管周细胞CD34阴性。

  结论肢端血管皮炎具有特殊的临床及病理特征,病理学检查是诊断肢端血管皮炎的重要依据。

  讨论

  肢端血管皮炎主要见于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先天性动静脉畸形、医源性动静脉短路、下肢异常等。本文12例患者中,5例伴有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1例患有先天性动静脉畸形,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发病前具有外伤史,其余4例未见明显异常。

  临床及组织学上,肢端血管皮炎需要与淤积性皮炎和Kaposi肉瘤鉴别。临床上肢端血管皮炎皮损相对局限性分布,境界清楚,瘙痒不明显,一般无湿疹的急性、亚急性及慢性的三期改变。组织学上淤积性皮炎呈海绵水肿性皮炎改变,特征性改变是浅表和(或)深部真皮叶状新生血管形成;而肢端血管皮炎表皮一般正常或轻度萎缩,病变主要累及真皮中上部,炎症细胞稀疏,新生毛细血管增生更明显。肢端血管皮炎与Kaposi肉瘤临床表现类似,两者的鉴别主要根据组织学改变,后者可见裂隙状、不规则的管腔形成,围绕原已存在的毛细血管,并见梭形细胞的实性增生,血管内皮细胞及梭形细胞有异形改变,常见浆细胞,一般真皮乳头层不被累及;部分病例可以借助于免疫组化进行鉴别,后者血管周细胞及梭形细胞均表达CD34,而前者仅血管内皮细胞表达表达CD31和CD34。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