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皮肤频道 > 皮肤疾病 > 其他 > 深圳市头孢曲松低敏淋病奈瑟菌株耐药基因分析

深圳市头孢曲松低敏淋病奈瑟菌株耐药基因分析

2017-05-23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我们认为PBP2镶嵌样结构可能并不是导致深圳地区淋球菌对头孢曲松敏感性降低的主要原因,非镶嵌样PBP2第500到580位多个氨基酸突变产生的不同的氨基酸模式联合mtrR、porB以及ponA突变在诱导本地区淋球菌对头孢曲松敏感性降低中可能更具意义。

  淋病是我国主要的细菌性性传播疾病,据统计,2012年全国淋病发病例数达到91853,其中广东省以16.77/10万的发病率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位居第三。头孢曲松作为目前我国治疗淋病的首选药物之一,临床虽未见治疗失败的病例,但头孢曲松低敏淋球菌菌株的广泛出现,应引起我们重视。

  共收集2009—2011年深圳市淋球菌临床分离株296株,采用琼脂稀释法筛选出头孢曲松低敏株(最小抑菌浓度为0.06~0.5μg/ml)53株;将头孢曲松低敏菌株以及按照1:1抽样原则随机抽取的53株高敏菌株,共计106株淋球菌作为试验菌株。对所有菌株penA、ponA、porB和mtrR基因进行PCR扩增以及DNA测序分析,从而了解penA、ponA、porB和mtrR突变与深圳地区淋球菌对头孢曲松敏感性降低的相关性。结果仅发现1株菌的青霉素结合蛋白2(penicillin-bindingprotein2,PBP2,由penA基因编码)具有镶嵌样结构(MIC为0.125μg/ml)。对剩余105株淋球菌PBP2的氨基酸序列分析,共得到16个不同的氨基酸模式,其中7个氨基酸模式XXXVII~XXXXIII为本次研究新发现。模式XIII、XVIII、XXXVIII对应的头孢曲松MIC值相对较高(MIC50均为0.0625μg/ml),而模式II的头孢曲松MIC值相对较低(MIC50为0.008μg/ml)。

  我们认为PBP2镶嵌样结构可能并不是导致深圳地区淋球菌对头孢曲松敏感性降低的主要原因,非镶嵌样PBP2第500到580位多个氨基酸突变产生的不同的氨基酸模式联合mtrR、porB以及ponA突变在诱导本地区淋球菌对头孢曲松敏感性降低中可能更具意义。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