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皮肤频道 > 皮肤疾病 > 其他 > 医生背负的八大锁链

医生背负的八大锁链

2017-05-23 来源:皮肤医生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医生过度劳累或疲劳,不仅对医生本人害处匪浅,对病人也是危害极大的,因为医生的疲劳显著增加对病人的误诊误治和手术并发症的医疗过失风险。

  沉沉的铁链压的我喘不过气来,可我还是要戴着脚镣跳舞。为什么中国医生会如此劳累呢?

  第一:中国优质医生不多

  从宏观来说,中国统计年鉴显示,2013年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生2.04人,已经超过全球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按理说中国医生数量已经不算少了,但是由于大部分优质医生在城市大型医院,结果人们都集中到大型医院看病,大型医院天天爆棚,这里的优质医生日日辛苦。与此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基层小医院门厅罗雀。因此,并不是所有中国医生都很劳累。

  第二:医生成为了公立医院的机械劳动力

  众所周知,公立医院年年扩张,病人不多增多,与此同时虽然医务人员的数量也在增加,但其增加的比例却远远落后于病人和病床的增加比例。要知道,每年有多少医科毕业生在拼命地往大型医院挤。其真实的原因是,公立医院基本上靠自己养活和自我发展,不得不以经济效益为核心,严格甚至过分控制人力成本,同时上级行政部门严格控制医院人员编制指标。中国的公立医院在经济上早已是公立的民营医院。

  第三:医院一系列的经济激励机制是医生过度劳累的最主要最直接原因

  医院为了控制人力成本,让医生自愿或不得不自愿去累死累活,基本上是通过一系列激励机制来达到的。有一个典型的事实,在省城大型医院一个中级医生的(明的)月收入一般在2~4万元,其中基本工资只有2000~4000元,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而其绝大部分都是来自奖金、加班提成、超时工作提成、收病人住院提成、手术站台费……等一系列名目繁多的收入项目。面对这样的收入结构,为了不拖累小组、科室和全院的后腿,有几个医生敢不去过度劳累?

  第四:违背人性化的管理

  医生过度劳累或疲劳,不仅对医生本人害处匪浅,对病人也是危害极大的,因为医生的疲劳显著增加对病人的误诊误治和手术并发症的医疗过失风险。欧美等国早就有明文禁止医生的过度劳累和疲劳工作。反观我国,不但不禁止,反而大张旗鼓地表扬和奖励医生疲劳工作,卫生行政部门也不严加管制,违背了基本的职业和道德标准。在经济效益面前,人性化管理沦落为漂亮的口号。

  第五:“单位人”身份约束了医生的流动

  中国公立医院一家独大,而且目前的人事制度下公立医院通过编制把医生圈养成“单位人”,以至于医生很难流动,即使知道会累死也没有多少办法。

  第六:中国特色的职称制度

  为了牵制每一个医生而形成的当今职称制度,把职称与各种利益捆绑一起,让医生白天忙临床,晚上和节假日在家还得忙着造论文和编课题,而且不干不行,除非改行不想混了。

  医生在外国是非常受人尊敬而富有的角色,而在中国只能农民工一样劳累才能获得比较高的收入。面对越来越多关于医生过度劳累和累死的事例和报道。体制牢笼里的医生,请您珍惜自己,您的健康和生命关系到您家人的幸福和病人的安危。且行且珍重!

  第七:其实以上这些都不算什么,最苦最累的还是病人和家属的不理解

  这真是莫大的悲伤,专业知识讲不通,病情病理搞不懂,沟通完全不在一个级别,要是再碰上个医闹什么的,那真是惨绝人寰了。身体上的累还可以接受,可你辛辛苦苦的付出得不到认可和尊重也就罢了,甚至被无端指责,四姨凌辱,精神上的委屈才是真正让医生受累的。

  第八:没有最累,只有更累

  最难说的话:“我们已经尽力了”。

  一名急诊科医生自述——有一次,有位患者脑出血,情况非常危急。我一边冲过去为患者做心脏按压抢救,一边向家属询问病史。另一边,护士则跑着将急救车推了过来。我迅速抽出药剂加到病人的输液袋里。一个小时的全力抢救,还是没能挽回病人的生命,看着家属期盼的眼神,我几乎无法张开嘴对他们说“我们已经尽力了”。

  工作9年,每天面对那么多生死,但眼看着病人在我抢救的双手中离开人世,心中依然是无法言说的痛。对一个急诊科医生来说,既会感受到抢救成功的喜悦,也必须承受抢救失败的痛苦。作为医生,你必须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因为马上还会出现其他病人,要你抢救。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