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研究不同活化剂对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产生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的影响以及PBMC活化后培养上清液[称为条件培养基(CM)]对培养的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产生MMP的影响。
方法
抽取、分离健康人PBMC,分为植物血凝素(PHA)组、双抗体组、对照组,分别用活化剂PHA、CD3和CD28双抗体、含10%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处理细胞,72h后收集三组CM,并将获得的CM按不同比例稀释后作用于培养的成纤维细胞,以不加CM作为对照组,培养48或24h。采用噻唑蓝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半定量逆转录(RT)-PCR法检测细胞MMP-1、MMP-3、MMP-9mRNA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上清液中白介素(IL)-6、MMP-1、MMP-3、MMP-9蛋白含量。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PHA组PBMC增殖活性及分泌IL-6、MMP-3水平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活化后上清液中均未检测到MMP-1、MMP-9蛋白。对照组、双抗体组、PHA组PBMC中MMP-1mRNA相对表达水平0.083±0.016、0.188±0.030、0.714±0.1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3、MMP-9mRNA均无表达。不同稀释度CM刺激成纤维细胞后上清液中可检测到MMP-3蛋白,MMP-3含量以原液CM中最高,1/10CM刺激时最低;在相同的稀释度刺激时,上清液中MMP-3含量以PHA刺激组最高,对照刺激组最低;不同CM刺激成纤维细胞后上清液中均未检测到MMP-1、MMP-9蛋白。不同处理组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能力及MMP-1、MMP-3mRNA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MP-9mRNA无表达。
结论
PBMC活化后可表达MMP-1mRNA并分泌MMP-3蛋白,PBMC活化后上清液不能刺激成纤维细胞MMP-1、MMP-3、MMP-9mRNA及蛋白表达,提示炎症细胞可能通过自身产生MMP而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