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是一种罕见的交界恶性/潜在低度恶性肿瘤。本病在临床中较为少见,容易误诊,为进一步认识本病的临床特征及组织病理学特点,温斯健等对1998—2014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诊断的50例DFSP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50例患者发病年龄(29.5±15.9)岁,就诊时平均病程9.57年;皮损主要位于躯干部位(33例,占66.0%),其次为四肢和头颈部;典型皮损为萎缩性斑片/斑块以及在此基础上多发性大小不一结节;少数为正常皮肤上单发或多发结节。组织学特征由单一编席样或车辐状排列的梭形细胞组成,呈浸润性生长,肿瘤细胞表达CD34和Vimentin。20例患者皮损切除后原位复发,复发率43.5%,未见远处转移和死亡患者。由此推断,DFSP皮损形态变化多样,容易误诊,及时行组织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可确诊。DFSP切除后局部复发率高,可多次复发,但罕见淋巴结和远处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