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方舟健客 > 皮肤频道 > 皮肤疾病 > 其他 > 局限性掌跖角化不足是否真的少见还有待商榷

局限性掌跖角化不足是否真的少见还有待商榷

2017-05-15 来源:中华皮肤科杂志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个人观点:这种病例非常少被诊断,是不是一定少见,个人觉得不一定,因为皮损变化不大且缺乏明显的症状,患者就诊欲望不强,很少因为该病就诊;另一方面皮肤科医生缺乏对该病的认识,均可导致该病的漏诊。   

  局限性掌跖角化不足(Circumscribedpalmarorplantarhypokeratosis,CPPH),被认识的时间不长,2002年才由Perez等报告。我国王雷博士首先报道1例。该类患者因为缺乏明显的症状,就诊前均已有多年的病史,但否认先天性发病。已报道的病例显示中老年女性更好发,手掌大鱼际是最常受累的部位,也可发生于小鱼际、跖部和其他少见部位如胸部。该病病因不清,可能与创伤有关,有少数发现与HPV4感染相关。临床皮损非常有特点,圆形的界限清楚的凹陷性红色斑片,皮损边缘有少量鳞屑,绝大部分单发,也有个别多发性皮损的报道。最常见的临床拟诊是Bowen病,也有汗孔角化症。有部分汗疱疹患者表皮撕脱可短时间出现类似的皮损。

  组织学是诊断局限性掌跖角化不足的主要依据。皮损与正常皮肤交界处可见特征性的陡梯式的角质层突然变薄,下方颗粒层也明显变薄,变薄的角质层也是正常网篮状角化过度,与周围正常皮肤相比,病变处角质形成细胞的胞质更灰或嗜酸性更明显,连续切片无角化不全和鸡眼板样结构。位于曝光部位的皮损真皮可出现日光性弹力纤维变性,但很少出现炎细胞浸润。病变区的末端汗管处可见同样的颗粒层变薄的组织学改变。最需要与发生于掌跖部位的汗孔角化症鉴别,汗孔角化症可出现类似的中央角质层萎缩变薄,但有柱状角化不全形成的鸡眼板样结构,下方的颗粒层消失和有角化不良细胞,真皮浅层可有炎症细胞浸润。Bowen病组织学中角质形成细胞有明显异形性,真皮浅层炎症反应明显,可与之鉴别。

  目前还可以用高频B超协助诊断,病变区缺乏正常皮肤的两条强回声带,可见表皮下的低回声带。

  治疗:绝大部分皮损对治疗抵抗,包括外用糖皮质激素、水杨酸软膏和异维A凝胶和卡泊三醇乳膏都反应轻微。

  个人观点:这种病例非常少被诊断,是不是一定少见,个人觉得不一定,因为皮损变化不大且缺乏明显的症状,患者就诊欲望不强,很少因为该病就诊;另一方面皮肤科医生缺乏对该病的认识,均可导致该病的漏诊。
  
  本期案例
 
  患者女,17岁,全身反复起红斑、水疱、丘疹伴瘙痒1年。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全身突起核桃大小红斑,痒,红斑上米粒大水疱,破溃后渐呈绿豆大丘疹,较硬,渐增多,反复发作,无季节性。

  体检:各系统检查无异常。

  皮肤科检查:头皮、面、颈、躯干、四肢、掌跖散在米粒至黄豆大较硬暗红丘疹,彼此无融合,全身可见数片核桃大小红斑,边界不清,未见明显水疱。口腔未见皮疹。

  组织病理检查:表皮下裂隙形成,裂隙下真皮浅层血管增生,纤维组织增生,少许单一核细胞。

  直接免疫荧光检查:表皮基底膜IgG、IgM、IgA阴性,C3可疑阳性。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相关问答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热文排行

热门问答

用药指导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