痒疹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pidermolysisBullosaPruriginosa,EBP)是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DystrophicEpidermolysisBullosa,DEB)的一种罕见临床亚型,故又称痒疹型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DystrophicEpidermolysisBullosaPruriginosa,DEB-Pr),最早于1994年由McGrath等人[1]首报,主要临床特征为剧烈瘙痒、抓搔或轻微外伤引起的苔藓样和结节样痒疹、线状瘢痕,最显著的病变部位为四肢伸侧,尤其是胫前;此外还常可见躯干上的白色丘疹样损害及指、趾甲营养不良。
由于本病很少看到水疱大疱皮损,故临床易被误诊为人工皮炎/心因性瘙痒、结节性痒疹、结节性类天疱疮、银屑病、肥厚性扁平苔藓、瘢痕疙瘩、湿疹皮炎等病。但通过对皮损形态及分布、组织病理学特点、流行病学特点、基因组学等资料进行全面认识后,再通过发病机制串连起来,就能发现它区别于其它疾病的显著特点。
一、EBP属于DEB的临床亚型,它们具有相同的基因组学特点,且与病理特点对应。
DEB的各种亚型和临床表现已被证实是由COL7A1基因的错义、无义、移码和剪切位点突变等不同组合引起,而在EBP中至少已检测到COL7A1基因的32个不同的突变点,包括22个错义突变,7个剪接位点供体突变和3个小核苷酸缺失[2-8],故本病例的遗憾之一在于未进行基因学定点确诊。由于COL7A1是编码VII型胶原的基因,它的突变可导致VII型胶原减少或功能缺陷,而VII型胶原又是致密板下层中的锚丝纤维的重要组成,所以DEB包括EBP的主要病变部位均处于致密板下层,对应的病理学特点为基底膜带的致密板下层裂隙,虽然本病例遗憾之二在于未作电子显微镜检查,但病理表现“表皮下裂隙”仍然符合DEB/EBP的特点。
二、EBP皮损的病理特点与临床特征高度对应。
本病例的病史描述可见近1年来"全身突起核桃大小红斑,痒,其上渐起米粒大水疱,破溃后渐呈绿豆大丘疹",体查可见"弥漫散在分布米粒至黄豆大较硬暗红丘疹,彼此无融合";以上提示该患者曾发生过表皮内或表皮下水疱,而水疱愈合后遗留瘙痒性瘢痕样丘疹提示病变位于表皮下,此为EBP的特征性表现。结合照片形态,皮损表面及破溃后缺乏白色鳞屑,不支持银屑病表现;皮损表面未描述wickham纹,且病理照片可见基底层完整,也不支持扁平苔藓;结节性痒疹和湿疹虽可因表皮海绵水肿形成表皮内疱,但与本病表皮下疱的病理特点也不符;表皮下疱虽然可见于结节性类天疱疮,但临床多发于老年人,且DIF提示IgG阴性,也可排除,同时亦可除外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BA);至此,本病例临床及病理学资料均高度指向EBP。
三、瘙痒既是EBP的特征,也可能是发病机制中的促发因素。
EBP属于DEB的亚型,故常可在亲属中发现DEB患者[9],虽然EBP患者发病多见于青少年期或更早,但实际上中年以后发病的患者并不少见[9],至今报道最年长的患者为71岁[10]。尽管出现瘙痒的确切机制未明,但EBP患者大多由轻度DEB出现瘙痒而进展过来[11],这表明瘙痒除了作为EBP的特征之外,还可能在EBP的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作用,早期控制瘙痒症可能阻止DEB向EBP的进展[12]。但需要说明的是,DEB进展为EBP很可能仍有其它因素的参与:有学者把COL7A1中不同位点的突变与DEB的不同亚型联系起来但并未获得成功[13,14];COL7A1中的相同突变可导致一些患者表现为DEB而另一些患者表现为EBP,如这项研究[9]通过测序方法发现一位19岁的EBP患者携带新的单一显性内含子47剪切位点供体突变(c.4668+1位点G变A),本来预测这一突变将导致转录过程中外显子跳跃突变(跳过缺失),但有同样显性突变的患者母亲却没表现出临床症状,这表明即使有相同基因型的COL7A1突变,因为涉及到不完全外显率,也可以有截然不同的临床表型,这些临床表型很可能还受其他遗传突变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四、治疗要点:止痒及改善外观。
EBP患者主要见于显性遗传DEB,偶可见于隐性遗传和散发性遗传DEB,大多伴有皮肤脆性增加、顽固的瘙痒,以及难看的瘢痕,严重的可导致失眠和抑郁,因此止痒非常重要。日常护理要注意保持适当的皮肤湿度,可使用不含SLS(硫酸月桂酸钠)及香料成分的润肤乳或保湿霜[15],同时应保持衣着宽松。严重瘙痒的患者外用激素药膏可能有效,但并不能获得持续改善[1],尽管如此,由于炎症的作用在EBP的发病机制中得到了许多研究的证实[16-18],抗炎药如环孢素、沙利度胺,以及局部外用他克莫司均能令瘙痒快速改善,并可减少瘢痕形成;其它治疗顽固性瘙痒的药物还有加巴喷丁、阿米替林、昂丹司琼等;但EBP的瘙痒与组胺无关,故抗组胺药效果有限[15]。
综上,EBP的临床诊断线索应包括瘙痒、抓搔/外伤引起的水疱及继发性粟丘疹和/或瘢痕、甲营养不良,后者在皮肤损伤少的EBP患者中可能是有提示意义的表现[19,20]。在此基础上还需进行病理学、电子显微镜、免疫荧光检测、基因学诊断,才能形成完整的诊断链,同时,对疑诊患者的家庭成员进行基因学筛查也是很有研究价值的。治疗方面则应围绕止痒及减轻瘢痕风险的目标进行。
本期案例
患者男,18岁。因躯干及四肢近端灰褐色斑点、斑片1年余就诊。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于前胸及背部出现散在的蚕豆大小紫红色斑片,部分表面少许细薄鳞屑,无明显痒痛,皮损逐渐增多并累及四肢近端,皮疹逐渐变成灰褐色。患者既往体健,发病前无用药史及非婚性接触史,家族中无类似病例。发病以来一般情况尚可。
体检:各系统检查无特殊。
皮肤科检查:胸背部及四肢近端见密集分布的粟粒至蚕豆大的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暗褐色斑点及斑片,部分皮损长轴与皮纹走行一致,边界清楚,大多表面光滑,部分皮疹表面可见少许细糠状鳞屑,Darier征阴性。
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正常;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及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阴性。
左胸部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轻度角化过度,灶性棘层轻度肥厚,毛囊角栓,灶性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真皮乳头及浅层轻度水肿,少许噬色素细胞、淋巴细胞及组织细胞浸润。
荨麻疹、过敏性鼻炎、湿疹、皮炎、痒疹、皮肤瘙痒症等。
健客价: ¥19荨麻疹、过敏性鼻炎、湿疹、皮炎、痒疹、皮肤瘙痒症等。
健客价: ¥36本品具有去腐生新、清热解毒的作用。主治毛囊炎、结节性痒疹、寻常疣、神经性皮炎等。
健客价: ¥238本品具有去腐生新,清热解毒的作用。主治毛囊炎,结节性痒疹、寻常疣、神经性皮炎者。
健客价: ¥891.用于过敏性鼻炎; 2.荨麻疹; 3.皮肤疾病引起的瘙痒(湿疹,皮炎,痒疹,皮肤瘙痒症)。
健客价: ¥45荨麻疹、过敏性鼻炎、湿疹、皮炎、痒疹、皮肤瘙痒症等。
健客价: ¥39.9本品为组胺H1受体拮抗剂,适用于成人所患的过敏性鼻炎、荨麻疹、湿疹、皮炎、皮肤瘙痒症、痒疹、伴有瘙痒的寻常性银屑病及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的防治。
健客价: ¥22成人:适用于各种皮质激素可缓解的炎症性和瘙痒性皮肤病,如湿疹包括特异性湿疹和盘状湿疹;结节性痒疹;银屑病(泛发斑块型除外);神经性皮肤病包括单纯性苔藓;扁平苔藓;脂溢性皮炎;接触性过敏 。
健客价: ¥331.成人: 适用于各种皮质激素可缓解的炎症性和瘙痒性皮肤病,如:湿疹包括特异性湿疹和盘状湿疹;结节性痒疹;银屑病(泛发斑块型除外);神经性皮肤病包括单纯性苔藓;扁平苔藓;脂溢性皮炎;接触性过敏;盘形红斑狼疮;泛发性红斑全身类固醇激素治疗的辅助用药,虫咬皮炎;粟疹。 2.儿童: 低效皮质激素无效的一岁以上(含一岁)儿童在医生的指导下可用本品缓解特异性皮炎引起的炎症和瘙痒。患有皮质激素可缓解
健客价: ¥49.51.成人: 适用于各种皮质激素可缓解的炎症性和瘙痒性皮肤病,如:湿疹包括特异性湿疹和盘状湿疹 ;结节性痒疹 ;银屑病(泛发斑块型除外) ;神经性皮肤病包括单纯性苔藓 ;扁平苔藓 ;脂溢性皮炎 ;接触性过敏 ;盘形红斑狼疮 ;泛发性红斑全身类固醇激素治疗的辅助用药,虫咬皮炎 ;粟疹。 2.儿童: 低效皮质激素无效的一岁以上(含一岁)儿童在医生的指导下可用本品缓解特异性皮炎引起的炎症和瘙痒。
健客价: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