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方舟健客 > 皮肤频道 > 预防护理 > 皮肤病护理 > 一组让人蒙圈的红色丘疹/结节的皮肤疾病

一组让人蒙圈的红色丘疹/结节的皮肤疾病

2017-04-27 来源:一个皮肤科医生笔记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早期皮损不典型,通常为不对称的粉红色、红色或肤色斑疹,颜色均匀,直径3-60mm。对于持续存在逐渐扩大的粉红、红色皮损,特别是位于甲下等好发部位,需高度警惕。

  1.Merkel细胞癌(Merkelcellcancer)又称皮肤神经内分泌癌,是一种罕见的好发于日光损伤部位的高度侵袭性肿瘤

  来源于浅表与触觉有关的Merkel细胞,肿瘤细胞中含有神经内分泌颗粒,有神经内分泌癌属性。

  MCC好发于面部、颈部及四肢等日光照射部位,表现为生长迅速的单发性皮肤或皮下的无痛性结节,直径1.5-8cm,平均2.5cm。可高出皮面,可呈鲜艳的红色、淡紫色或深紫色结节状、丘疹状。

  病理改变:①小梁型;②中间型;③小细胞型

  免疫组化:显示癌细胞神经内分泌的特点CK20、EMA、Ber-EP4

  2.Sptiznevus

  一种良性黑素细胞增生性疾病,由于好发于儿童和未成年人,病理酷似黑素瘤,又称良性幼年黑素瘤(benignjuvenilemelanoma),但预后却与黑素瘤全然不同,误诊带来灾难性后果。

  病理特点:梭形或上皮样细胞增生,结构多具有对称性、边界清楚,黑素细胞明显成熟,多数具有裂隙,细胞排列具有极性,异形性少见。而黑素瘤多不对称,无成熟现象。

  免疫组化:HMB45、Melan-A、S-100蛋白阳性可明确其黑素细胞来源。

  实际上,Spitz痣与黑素瘤鉴别有时很困难,一些“亦正亦邪”的医学术语应运而生,非典型spitz痣、Spitz肿瘤、最小偏离型黑素瘤(Spitz痣型)、具有不确定恶变潜力的黑色细胞瘤和未确定生物学行为的Spitz样瘤,这些名称是存在和使用具有争议,但反应出本病生物学行为的不确定性。

  3.Pyogenicgranuloma化脓性肉芽肿,也称分页状毛细血管瘤(lobularcapillaryhemangioma,LCH),是一种隆起与皮肤或粘膜呈息肉状生长的良性肿瘤。

  4.Amelanoticnvvus无色素性黑素瘤

  一种非常少见的恶性黑素瘤,其组成细胞来源于成黑素细胞,却缺少黑素颗粒。其临床表现可模仿很多黑素来源及肺黑素来源其他疾病的特点,病理学检查也缺少特异性,易误诊为其他疾病。

  早期皮损不典型,通常为不对称的粉红色、红色或肤色斑疹,颜色均匀,直径3-60mm。对于持续存在逐渐扩大的粉红、红色皮损,特别是位于甲下等好发部位,需高度警惕。

  病理模式与普通恶黑相似,镜下可见表真皮交界处和(或)真皮内异形细胞呈巢状分布,异形细胞可向上向下侵袭,但未见明显黑素颗粒。

  5.clearcellacanthoma透明细胞棘皮瘤

  绝大多数学者认为本病是一种良性肿瘤,但其细胞来源尚存争议。现认为本病可能存在磷酸化酶缺失,该酶能降解糖原,从而在角质形成细胞的合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临床表现为无症状的、境界清楚的、孤立的鲜红或棕红圆顶的丘疹或结节,直径一般1-4cm,皮疹周围常绕以衣领圈样鳞屑。

  组织病理:与银屑病类似。病变位于表皮,表皮棘层肥厚,角质形成细胞色淡、透明,肿大呈多角形,与邻近正常表皮细胞分界清楚,基底层正常。透明的角质形成细胞富含糖原,缺乏磷酸化酶,胞浆细胞色素氧化酶和琥珀酸脱氢酶含量减少。可见海绵形成,表皮突延长可融合,偶呈银屑病样增生,颗粒层缺乏,可见中性粒细胞浸润,角质层角化不全伴浆液渗出。表皮及基底层色素缺乏。

  6.eccrineporoma小汗腺汗孔瘤

  一种良性皮肤肿瘤,起源于表皮内汗腺导管。

  皮肤往往单发,直径多小于2cm,正常肤色、淡红色、紫红色或青黑色,相当坚实,多呈圆顶状隆起结节。

  病理:向末端汗管分化的肿瘤,始于表皮下部,后向下延伸,进入真皮内,构成瘤块,形成宽阔的索带,相互吻合。因瘤细胞与正常表皮细胞有明显差异,所以正常表皮与肿瘤之间的界限清晰。瘤细胞较鳞状细胞为小,大小一致,呈立方体,有深嗜碱性的圆形胞核,并以细胞间桥相互联结,这些细胞在瘤体内无角化,在肿瘤表面的瘤细胞可以发生角化。肿瘤细胞的另一特点是含有大量糖原,但通常分布不均匀。大多数肿瘤细胞索带内可见狭窄的管腔,有时为囊腔,腔隙内衬以一层嗜酸性、PAS阳性和耐淀粉酶的角质膜及一层管腔细胞。

  组织化学染色:瘤细胞对磷酸化酶、琥珀酸脱氢酶和苹果酸脱氢酶(+)。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相关问答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热文排行

热门问答

用药指导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