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皮肤频道 > 皮肤知识 > 症状 > 特应性皮炎自身免疫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特应性皮炎自身免疫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2017-04-20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T细胞介导的迟发性超敏反应在AD发病中发挥作用。研究表明,与环境过敏原有高度同源序列的重组人自身抗原,如锰超氧化物歧化酶可以刺激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IFN-β,介导上皮细胞损伤和角质形成细胞凋亡,并增加T细胞型别相关细胞因子IL4和IL13的释放。

   AD发病机制复杂,是遗传、免疫、环境、生理病理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皮肤屏障功能的异常、免疫异常和皮肤菌群改变是发病的主要机制。由于AD患者普遍存在皮肤屏障功能的破坏,加之严重瘙痒经常搔抓致角质形成细胞内自身抗原暴露,机体针对自身抗原的免疫反应可能是AD顽固迁延的一个重要原因。

  1、自身抗原与AD

  正常情况下,机体的免疫系统对自身的细胞或分子形成免疫耐受而不发生病理学免疫应答,但当机体受到外伤或感染等刺激时,就会使隐蔽的自身抗原暴露或改变自身的抗原结构,亦可通过交叉反应而诱发免疫反应。针对自身抗原的免疫反应可引起AD的持续炎症,有两种现象支持这种观点:第一,AD的长期“复发-缓解”模式类似于多发性硬化、银屑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存在类似的针对自身抗原的免疫反应参与AD的持续性炎症过程;第二,在AD皮损处,自身抗原可引起Ⅰ型超敏反应。在慢性皮损中常可检测到由Th2为主的急性期反应向以Th1为主的慢性期反应转化的细胞因子,如干扰素、白细胞介素12等。这种转变可导致自身反应性T细胞的产生,从而通过表位扩展引发炎症反应,表明自身免疫机制在AD的发病过程中可能起作用。研究表明,慢性感染是促使炎症持续存在的一个重要因素,>90%AD患者皮损表面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其通过刺激T细胞的活化而产生持续炎症反应。然而,一项对AD患者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治疗的系统评价发现,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治疗并未明显改善患者慢性炎症的症状,表明在未接触外源性过敏原或去除感染因素后,自身抗原有可能在AD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

  2、自身抗原交叉反应机制

  研究发现,环境过敏原与人体许多自身抗原有结构和免疫的相似之处,它们具有同源序列。

  有研究表明,血清中自身反应性IgE抗体的水平与AD患者的皮损炎症程度相关。具有IgE自身抗体的AD患者病情往往比未检测到的患者更为严重,某些AD患者病情发作时,常可检测到自身反应性IgE的升高。

  3、自身抗原直接刺激活化T细胞

  T细胞介导的迟发性超敏反应在AD发病中发挥作用。研究表明,与环境过敏原有高度同源序列的重组人自身抗原,如锰超氧化物歧化酶可以刺激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IFN-β,介导上皮细胞损伤和角质形成细胞凋亡,并增加T细胞型别相关细胞因子IL4和IL13的释放。

  α-NAC是细胞内一种异二聚体,由α/β蛋白组成,参与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目前认为,其可作为一种自身抗原,可以激活自身反应性T细胞,参与AD的发病过程。

  综上所述,AD的自身免疫发病机制可能在其慢性病程持续炎症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治疗AD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除了避免接触外界过敏原,修护皮肤屏障,消炎抗感染治疗外,亦应该重视自身抗原引发自身免疫反应。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