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皮肤频道 > 预防护理 > 皮肤病护理 > 脂溢性皮炎攻略

脂溢性皮炎攻略

2017-04-18 来源:皮肤科杨希川教授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目前研究认为脂溢性皮炎是在皮脂溢出基础上,皮肤表面正常菌群失调引起炎症,特别是可能与糠秕马拉色菌有关。其它因素诸如遗传、精神紧张、饮食结构、化学性刺激、洗头过勤、生活无规律、B族维生素缺乏、嗜酒等均与本病的发生和发展有一定关系。

  脂溢性皮炎为常见的皮肤病,发病率为2%~5%,是发生在皮脂溢出基础上的一种慢性炎症。表现为油腻性鳞屑性黄红色斑片,瘙痒程度不一,易反复发作。

  临床表现

  1.好发年龄:常见于皮脂腺分泌比较旺盛的青年人及成年,也见于3个月内的婴儿,通常在生后1周左右出现。

  2.部位:好发于皮脂腺分布较丰富的部位,最常见于头面部、耳部,严重者可累及胸背、腋窝、月光及乳房下皱褶、脐部等。鼻唇沟受累是脂溢性皮炎的特点。

  3.皮损:为油腻性鳞屑性黄红色斑片,边界清楚,对称分布,瘙痒程度不一。

  4.预后:成人脂溢性皮炎呈慢性经过,易反复发作。婴儿脂溢性皮炎可持续几个月后自愈。

  鉴别诊断

  1.头皮银屑病:有时头皮脂溢性皮炎与银屑病(俗称“牛皮癣”)不易区分,容易误诊。

  2.红斑型天疱疮:面部及胸背部的脂溢性皮炎容易误诊为红斑型天疱疮,需要提高警惕。以免贻误治疗时机,引起严重后果。

  3.玫瑰痤疮:也要注意和玫瑰痤疮(酒渣鼻)区别。

  4.艾滋病:对严重泛发且治疗效果不好的脂溢性皮炎需要排除HIV感染(艾滋病)。

  5.头癣:对青春期前儿童头皮出现鳞屑,应首先排除头癣,特别是断发毛癣菌可以仅出现头皮屑,而没有脱发。

  病因

  目前研究认为脂溢性皮炎是在皮脂溢出基础上,皮肤表面正常菌群失调引起炎症,特别是可能与糠秕马拉色菌有关。其它因素诸如遗传精神紧张、饮食结构、化学性刺激、洗头过勤、生活无规律、B族维生素缺乏、嗜酒等均与本病的发生和发展有一定关系。

  治疗及预防

  治疗原则是去脂、止痒、袪屑和抗炎。

  1.轻的可口服去脂抗炎的药物,外用抗真菌及含安体舒通乳膏、凝胶等。

  2.重的口服维甲酸类药物抑制皮脂分泌,但有一定副作用,不做为首选。

  3.头皮脂溢性皮炎在治疗早期可外用含有激素的药物,但面部最好不要长期使用含激素的药物,容易反弹,而且副作用大。

  4.因为脂溢性皮炎与糠秕马拉色菌有关,可使用含有抗真菌成分的产品(常二硫化硒洗剂或2%酮康唑洗剂),有一定治疗和预防效果。

  5.面部炎症重者可以外用吡美莫司乳膏或0.03%他克莫司软膏,控制炎症后逐渐减量,作用好,副作用小。

  脂溢性皮炎容易复发,所以特别要注意预防:

  1.生活要有规律,睡眠要充足,精神不要太紧张。

  2.要多食蔬菜,少食油腻食物和甜食,忌饮酒,禁食辛辣食品,保持大便通畅。

  3.少用过热的水、刺激性强的肥皂洗头,避免各种机械性刺激。

  4.一旦发生了脂溢性皮炎,则应及时治疗。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