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方舟健客 > 皮肤频道 > 皮肤疾病 > 其他 > 谷氨酸受体拮抗剂:抑制黑素瘤细胞的新途径

谷氨酸受体拮抗剂:抑制黑素瘤细胞的新途径

2017-04-09 来源:中华皮肤科杂志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取对数生长期人侵袭性恶性黑素瘤WM451LU细胞,分为3组,分别接受100μmol/L谷氨酸受体拮抗剂MK-801(MK-801组)、10μmol/L谷氨酸受体拮抗剂CPCCOEt(CPCCOEt组)或单纯培养基(对照组)处理。24h后,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免疫印迹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细胞膜及胞质中蛋白激酶Cα(PKCα)以及磷酸化MAPK(p-MAPK)表达水平。

  谷氨酸信号通路是近年发现的与恶性黑素瘤(MM)发生相关的信号通路,谷氨酸受体是其主要的作用靶点。最近研究表明,谷氨酸受体在多种外周组织有表达,且在良、恶性黑素细胞中均有表达。许多研究发现,谷氨酸受体拮抗剂可抑制MM细胞增殖及转移,但谷氨酸受体调控MM细胞增殖、迁移及浸润的信号转导途径及分子机制尚不明确。李丽丽等探讨谷氨酸受体拮抗剂对恶性黑素瘤WM451LU细胞增殖、迁移的调控作用及相关机制。

  取对数生长期人侵袭性恶性黑素瘤WM451LU细胞,分为3组,分别接受100μmol/L谷氨酸受体拮抗剂MK-801(MK-801组)、10μmol/L谷氨酸受体拮抗剂CPCCOEt(CPCCOEt组)或单纯培养基(对照组)处理。24h后,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免疫印迹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细胞膜及胞质中蛋白激酶Cα(PKCα)以及磷酸化MAPK(p-MAPK)表达水平。

  处理24h后,MK-801组以及CPCCOEt组细胞增殖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划痕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无细胞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变窄,划痕趋于愈合状态,而经MK-801及CPCCOEt作用后,无细胞带的变窄速度要明显缓慢,培养24h后无细胞带仍然较宽,缩窄程度不明显。MK-801及CPCCOEt组细胞PCNA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MK-801组以及CPCCOEt组细胞膜上PKCα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K-801组及CPCCOEt组p-MAPK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表明,体外阻滞谷氨酸受体能够抑制WM451LU细胞增殖、迁移,该作用可能部分由PKCα-MAPK信号通路介导。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相关问答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热文排行

热门问答

用药指导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