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糟鼻,一种很影响人们美观的疾病,也是一种比较多发、病情比较复杂的皮肤病,也就是医学上说的酒糟鼻。那么鼻子红红的是不是就是患有酒糟鼻了呢,下边专家就在酒糟鼻的症状特点上边为大家解答该疑问。
专家解说:酒糟鼻症状特点有以下几种
本病好发于颜面中部,以鼻尖、鼻翼为主,其次为颊部、颏部、前额,常对称分布,多发于中年人,妇女较多,患者多并发皮脂溢,颜面犹如涂脂。皮损表现为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和有炎症的毛囊丘疹及脓疱等。病程缓慢,可分为三期,但无明显界限。分为3期:红斑期、丘疹期、肥大期。
1.红斑与毛细血管扩张期
颜面中部,特别是鼻、两颊、眉间及颏部出现红斑,对称分布,红斑初为暂时性,在进食辛辣食物或热饮、环境温度升高、感情冲动时面部潮红充血,自觉灼热。反复发作后鼻翼、鼻尖和面颊处出现浅表树枝状毛细血管扩张,出现局部持久性发红,常伴有鼻部毛囊孔扩大和皮脂溢出。
2.丘疹期
在红斑与毛细血管扩张基础上,反复出现痤疮样毛囊样丘疹,脓疱。损害较深较大时形成疖肿,囊肿,深在的炎症性结节。鼻部、面颊部毛囊口扩大,可在数年内此起彼伏,时轻时重。中年女性患者皮疹常在经前加重。
3.肥大期
又称鼻赘期。仅见于少数患者,多发生40岁以上男性由于长期充血,反复感染,鼻部结缔组织增生,皮脂腺异常增大,鼻端肥大,呈暗红色或紫红色。鼻部有增大结节,表而凹凸不平,形成赘瘤状称为鼻赘。
除皮肤表现外,眼往往受累。临床表现为眼睑炎,结膜炎,偶可引起角膜炎和巩膜炎,患者可出现眼部干燥,异物感,流泪,畏光,视力模糊等,眼部受累症状与酒渣鼻症状严重程度无平行关系。
除上述症状外尚有一些特殊类型酒渣鼻,如类固醇性酒渣鼻,是由于局部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导致皮肤变薄,毛细血管扩张加重,表面镶嵌囊样、圆形、位置较深的丘疹或脓疱、硬结,皮肤呈黑红色,自觉不适和疼痛。肉芽肿性酒渣鼻是一种特殊性酒渣鼻,常发生在面部口周形成蝶状,玻片压诊呈黄褐色或果酱色样小结节。
温馨提示:经过以上内容的介绍,我们酒糟鼻患者对于此病的知识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若发现自己患有酒糟鼻疾病了,我们的专家建议及早进行治疗,切莫等到酒糟鼻肥大了,难以治疗了才追悔莫及。最后,祝你早日告别酒糟鼻疾病,恢复健康。
得了酒糟鼻该怎么办?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现实是现在对酒糟鼻的治疗方法比较欠缺,没有有效的医疗方法。基本上以缓解病状为主。中医根据患者症状和体质,采用不同的药,内外分型治疗,有显著的疗效。
内服药
1.肺胃积热型酒糟鼻:主方为药用枇杷叶、石膏、黄芩、甘草、山栀子、桑叶、桑白皮、菊花、黄连、生地、桔梗;每日1剂,水煎服,早、中、晚分3次口服,2个月为一疗程。
2.丘疹型酒糟鼻:主方紫花地丁、玄参、生地、金银花、知母、蒲公英、栀子、野菊花、莲翘、大黄、甘草。每日1剂,水煎服,早、中、晚分3次口服,2个月为一疗程。
外用药
百部30克,浸泡于20%~70%酒精100毫升中混匀,浸泡1~2周,用棉签蘸取百部醇浸液搽鼻,15天为一疗程,直至鼻部及面部皮肤恢复正常色。
中医辨证
方中枇杷清肺积热,桑叶清肺热为主药;黄芩、石膏为辅药,助主药清肺金而泄胃热;生地养血益阴,知母苦寒质润,助石膏以泻火清胃,元苦寒伤津之虑;栀子通泻三焦之火,金银花清热利湿,导火下行,以降上炎之火,均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可达到去热毒,消除血热的作用,再加用百部外敷,百部甘,苦,微温,具有杀虫灭虱之功效,对于螨虫感染的酒糟鼻具有一定疗效。
在治疗酒糟鼻的道路上,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方法,但是中医的分型治疗还是有不错的疗效的。它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患者的病状。但是也不能根治,相信以上的重要内外分型治疗能让你的病情得到帮助,祝君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