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皮肤频道 > 预防护理 > 皮肤病护理 > 又到雨季谨防脚气复发 冬季预防鹅掌风

又到雨季谨防脚气复发 冬季预防鹅掌风

2017-03-05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脚气”即足癣,也叫“香港脚”,是一种由皮肤真菌引起的足部皮肤感染,主要症状表现为红斑、脱屑、水疱等,有的患者还可伴有剧烈的瘙痒症状,人群患病率很高,可达20%~30%以上

  一人患脚气,全家都遭殃

  “脚气”即足癣,也叫“香港脚”,是一种由皮肤真菌引起的足部皮肤感染,主要症状表现为红斑、脱屑、水疱等,有的患者还可伴有剧烈的瘙痒症状,人群患病率很高,可达20%~30%以上,尤其是广东等南方地区,夏季成人患病率高达50%~60%,还有一些特殊人群,比如煤矿工人、士兵、运动员等,由于生活工作环境的原因,更是易患脚气的高危人群。

  脚气对患者健康和生活质量均有较大影响。如果患者没有及早发现并治疗,真菌便可能传染到患者身体其他部位,引起手癣(俗称鹅掌风)、股癣、甲癣(俗称灰指甲)等其他皮肤顽症,还有约40%的患者会并发细菌感染,导致淋巴管炎、淋巴结炎、丹毒等疾病,甚至引起败血症,威胁生命。所以脚气患者一定要到正规医院的皮肤科就诊,在皮肤科医师的指导和建议下规范治疗,合理用药。

  患者皮肤中真菌有可能遗留在鞋袜、拖鞋、毛巾和浴池等处,而与患者朝夕相处的家人在接触了这些物品后,很容易被感染。据一项调查显示,在35%的足癣患者家中有其他家庭成员罹患脚气。29%的患者是由家庭成员传染而得病,27%的患者曾传染过他们的家人。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传染大大增加了彻底治愈脚气的难度。因此,专家呼吁对于脚气患者来说,最重要的是尽快治疗。

  脚气治疗“误区”逐个数

  调查数据显示:目前,脚气的复发率非常高,约84%的患者平均每年发作两次以上。面对反复发作的顽症,很多患者误认为脚气是“不治之症”。难道脚气就真的治不好吗?专家表示,其实脚气是完全可以根治的,之所以反复发作,是因为目前绝大多数患者都只使用外用药治疗,而在治疗期间,又难免有些疏忽,导致治疗不规范、不科学,所以很难做到“斩草除根”,主要表现在:

  提前停药。例如,用唑类外用抗真菌药需一天涂抹两次,每次涂抹花费十几分钟,连续治疗4~6周,而调查得知大部分患者在使用外用药物治疗时都坚持不到2周,当然就不可能完全治愈。

  遗漏盲点。患者在涂抹药物时往往会只涂在有明显症状的病灶处,而一些潜在无症状的病灶会被遗漏。在条件成熟时,这些病灶还会发作。还有某些类型的足癣,比如角化过度型,外用药不易渗透,在治疗部位达不到有效的抗菌浓度,所以疗效也不会很理想。

  不适合用外用药的用了外用药。如,一些趾间糜烂型脚气患者,直接使用外用药,局部刺激性大,容易引起细菌感染,还有少数患者患有糖尿病、肿瘤等其他疾病,导致肌体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也不适合用外用药。

  家庭成员没有同时治疗。你好了,但我没好,仍然共用毛巾、拖鞋等导致家庭成员间交叉感染,反复发作。专家提醒,家庭成员中有两人以上患脚气的,最好同时进行治疗。

  一般人手掌部皮肤的角质层本来就厚,再加上患者的“鹅掌风”病变又致角化过度,则局部愈加增厚,治疗中药物较难渗透进去。同时双手经常需要活动,洗涤,接触各种物品,外用药物的使用无法长久地持续,故使治疗看似简单而确有一定的难度。另外,双手接触的东西较多,难以完全避免有些刺激性物质,这就使得手癣更难治愈。因此,除了药物治疗外,生活中的调护也是十分重要的。

  一、正确护理,防重于治

  1、减少外界刺激:鹅掌风患者应避免用肥皂洗擦,尽量避免接触有刺激性的物质,如洗洁精、肥皂粉及其他化学产品等,养成戴防护手套劳作的习惯。若患有足癣,应将足癣治愈,同时不共用面巾、浴巾,以免癣病自身传播。不与他人共用毛巾,则可避免相互传播。

  2、注重手部护理:在冬季来临,而未发生皲裂前,应经常外搽油脂和防裂膏、护手霜等,加强手部防护。也可尝试将掌部增厚发硬的表皮稍稍削薄一些,然后浸泡在适度的热水中10~20分钟,以使皮肤软化。泡洗后外搽15%尿素脂或10%硫磺软膏等,以使皮肤滋润,皲裂缓解,疼痛减轻。一般温水浸泡1~2次,每周削剪掌皮2~3次即可。

  3、适当抗炎治疗:一旦明确手部患有真菌感染,则应及时予以治疗,以免皮损范围继续扩大或演变成慢性,通常在治疗上可外用克霉唑、咪康唑、酮康唑、益康唑等软膏或霜剂。而对掌部皮肤干燥、脱屑明显的角化型手癣,在夏季可用10%冰醋酸浸泡,每天1~2次,每次15分钟,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二、中药外治,行之有效

  1、热烘疗法:最常用的药物有疯杨膏、疯油膏、青黛膏、红油膏等,具有杀虫止痒、滋润肌肤的作用,对手癣或慢性湿疹、掌跖部银屑病等所致的皮肤粗糙、肥厚皲裂有效。方法是将上述药膏涂于患部,再用电吹风吹烘或用频谱仪热烘患处,每次20分钟。这样通过热力作用,使皮肤局部气血通畅,毛孔舒张,药力渗透,从而达到祛风活血、化瘀通络而减轻痒痛,消除皮肤肥厚皲裂的目的。一般需坚持治疗较长时间,方能获得效果。

  2、浸泡疗法:取半边莲60克,煎汤待温,每晚睡前,浸泡患手,15分钟后擦干,再厚涂疯杨膏等,用塑料袋套扎患手,次晨擦去药膏;亦可用白矾、皂矾各120克,儿茶15克,侧柏叶250克煎汤熏洗,每天1次,连续7~14天为一疗程。

  3、冬病夏治:中医常常采用在伏天浸泡中药的方法来治疗鹅掌风,患者不要忘记在来年夏季去医院尝试。具体的方法是采用“鹅掌风浸泡方”(由中药饮片协定处方组成)或中药制成的药水浸泡,每日1~2次,每次1/2~1个小时,连续浸泡7~10天为一疗程,一般一个夏季1~2个疗程就可以了。其主要成分为土槿皮,据古医籍记载,数百年前该药就已有效地用于治疗头面部癣,并一直沿用迄今,现代药理已证实其中含有土槿皮甲酸、乙酸等多种抗真菌有效成分。另有报道,中药中黄芩、黄柏苦参、蛇床子、百部、白鲜皮、土茯苓、地肤子等能有效抑制和杀灭真菌,故采用中草药治疗鹅掌风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特别提醒:治疗鹅掌风不可操之过急,大多需要经过较长的时间治疗。若局部破溃、出血,甚则溢脓,伴有继发感染,则应及时到医院治疗,不可大意,贻误病情。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