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皮肤频道 > 皮肤知识 > 治疗 > 治疗多汗症三大方法 脚易出汗有什么方法控制

治疗多汗症三大方法 脚易出汗有什么方法控制

2017-02-27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多汗症是指皮肤出汗过多,发病者多为儿童或青少年,发病者临床表现为手掌、足底、前额、局部性多汗。

  多汗症是指皮肤出汗过多,发病者多为儿童或青少年,发病者临床表现为手掌、足底、前额、局部性多汗。

  多汗症的病因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疾病性,比如发热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妊娠,第二类是功能性,比如恐怖、焦虑、精神紧张、情绪激动。那么,多汗症怎么治疗?

  一、中医治疗

  1.二妙丸或除湿丸:清热利湿,用于湿热蕴阻证。

  2.玉屏风散:益气固表,止汗,用于阳气偏虚证。

  3.芪术方:补气敛汗,用于小儿多汗症气虚证。方用:龙骨30克,炙黄芪、大枣各15克,防风3克,炒白术、牡蛎、稻根各9克。

  4.黄芪地黄汤:滋阴益气,止汗,用于小儿多汗症阴虚证。方用:炙龟板20克,炙黄芪、红枣各15克,煅牡蛎30克,生地、全当归、制黄精、稻根各9克。

  5.小桂枝汤:用于小儿感冒后发生的多汗症。方用小桂枝5克,煅龙骨、煅牡蛎各30克,炒白灼、稻根各9克。

  二、西医治疗

  1.外用药:5%明矾溶液、5%鞣酸溶液、0.5%醋酸铝溶液、3%~5%甲醛溶液、20%~25%氯化铝溶液,功效为止汗。用药时需注意不要长期用药,长期用药会导致皮肤局部干燥、皲裂。

  2.内用药:司可巴比妥、氯美扎酮、苯巴比妥、异戊巴比妥等镇静药,地西泮、羟嗪、多塞平等等抗焦虑药。这些药物都能治疗全身性多汗症,用药时会引起局部口干。

  三、手术治疗

  可以用手术治疗法。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性切除第二至第四对胸交感神经,不适用于足跖多汗症患者,只适合面部、胸部手掌、腋窝多汗症者。手术治疗虽然效果明显,但做完手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永久性无汗的情况,也可能出现其他部位代偿多汗的情况,因此患者要根据自身情况慎重选用此治疗方法。如果患者腋窝多汗,可选择性用手术治疗,治疗时主要切除腋下分泌最活跃的汗腺部分。

  脚出汗、脚多汗,医学上称做"局限性多汗症,多发生在情绪波动度较大的青壮年身上。"局限性出汗症的治疗,一般采用维生素B1、谷维素、安定片等。如果汗出很多,可适当服一些阿托品或普鲁本辛等抗乙酰胆碱药。但是,安定和抗乙酰胆碱药有一定副作用,不宜长期服用,故临床上多配合中医治疗。

  脚出汗的控制方法--中医治疗

  脚出汗、脚汗太多:明矾5钱、热水2斤,一起溶化浸手脚、一次10分钟、浸后让其自然凉干,一日一次,5天后手脚汗正常。

  也可买复方新诺明药片压碎洒在鞋垫上,一周后即可痊愈。

  一、白矾20克,水1000克,混合溶解后浸患脚10分钟,让其自然晾干,每晚一次,连续五日。

  二、大白萝卜适量,洗净切片加水煎服,以煎液洗烫患脚,每日2次。

  三、干姜15克,白矾15克,煎水洗患脚,连洗数日。

  四、白矾25克、扁蓄根30克,水煎两次,药液约为2000毫升,放盆内备用。洗脚是浸泡,每日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睡前洗最好,每幅药可用2天,洗时将药液温热,6天为1个疗程。

  中医认为,手脚多汗是因脾胃功能失调引起的,可分虚实两种类型。脾胃虚弱者还伴有口干舌燥、心烦不安、舌红少苔等症状,属于津液不足的虚热症。可选用增液汤(生地、玄参、麦冬各20克)加枣仁、牡蛎、石斛、合欢花各15克治疗。脾胃实症者多因饮酒过多及过食辛辣肥甘所致,伴有口臭口苦、大便不畅、小便黄浊、舌苔厚腻等症状。可选用三仁汤(杏仁、白蔻仁、厚朴、半夏、竹叶、通花各12克,苡仁、滑石各30克)加黄芩、莱菔子各15克治疗。中医还认为,会阴部多汗与肾的关系密切,也分虚实两种症型。虚症者汗出在梦中,醒来胯下汗津津,可用知柏地黄丸调治;终日胯下潮润、动时增多者,可用金匮肾气丸调治。

  治疗局限性多汗症时应注意保持良好情绪,戒绝烟酒,少吃辛辣厚味食物。另外,用5%的明矾液每日浸洗局部,以及用松树、桉树叶煎水浸洗,都有一定疗效。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