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皮肤频道 > 皮肤疾病 > 甲沟炎 > 甲沟炎的炎症反应和诊断要点 爱护指甲预防甲沟炎

甲沟炎的炎症反应和诊断要点 爱护指甲预防甲沟炎

2017-02-24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指(趾)甲周围皮肤皱襞的一种炎症反应称为甲沟炎。中医称“蛇眼疔”、“沿爪疔”。甲接触外界甚多,在日常生活与劳动中受伤机会也较多。

  甲沟炎是指(趾)甲周围软组织的化脓感染,是细菌通过甲旁皮肤的微笑破损袭至皮下并生长繁殖引起。

  在手指,多由于刺伤,撕剥肉刺或修剪指甲过深等损伤引起。在足趾,多因嵌甲或鞋子过紧引起,大多发生在拇指。甲沟炎刚开始时指甲的一侧轻度疼痛和红肿,之后加重化脓,脓液向另一侧或甲下蔓延,形成甲下脓肿,在甲下可见到黄白色脓液,使深处指甲于甲床分离。在足趾嵌甲的一侧常有慢性肉牙组织增生,使伤口长期不愈。

  多数为一甲受累。局部疼痛剧烈,呈搏动性,手臂下垂时加剧,所以患者常将手抱于胸前。发炎的手指随着心跳而跳痛,也就是十指连心,有明显触痛。

  指(趾)甲周围皮肤皱襞的一种炎症反应称为甲沟炎。中医称“蛇眼疔”、“沿爪疔”。甲接触外界甚多,在日常生活与劳动中受伤机会也较多。指甲损伤多因刺伤、针戳、逆剥、撕裂等所致;趾甲损伤则因挤压、磨擦、修剪不当等原因引起,就是肉眼不易察觉的轻微擦伤也会造成致病菌的入侵,沿着指(趾)甲环行蔓延而形成甲沟炎。

  急性甲沟炎多由葡萄球菌感染所致。这种细菌存在于人的皮肤上,一般情况下不易被感染,这是因为人体具有局部和全身的防御功能。只有当机体防御功能降低,甲周皮肤完整性被破坏,或致病菌数量、毒力过大时,才会引起感染。慢性甲沟炎多由于经常受到潮湿、浸渍而造成绿脓杆菌、真菌(念珠菌、曲霉菌等)及普通变形杆菌等的感染。若治疗不及时,亦可发展到甲床而致甲下脓肿。临床上,病程在3周以内者为急性甲沟炎,超过2个月者为慢性甲沟炎。

  急性甲沟炎多由葡萄球菌感染所致。这种细菌存在于人的皮肤上,一般情况下仅为污染,并不发生感染,这是因为人体具有局部和全身的防御功能。

  只有当机体防御功能降低,甲周皮肤完整性被破坏,或致病菌数量、毒力过大时,才会引起感染。慢性甲沟炎多由于经常受到潮湿、浸渍而造成绿脓杆菌、真菌(念珠菌、曲霉菌等)及普通变形杆菌等的感染。

  甲沟炎临床表现

  开始时,指甲一侧的皮下组织发生红、肿、痛,有的可自行消退,有的却迅速化脓。脓液自甲沟一侧蔓延到甲根部的皮下及对侧甲沟,形成半环形脓肿。甲沟炎多无全身症状,如不切开引流,脓肿可向甲下蔓延,成为指甲下脓肿,在指甲下可见到黄白色脓液,使该部指甲与甲床分离。指甲下脓肿变可因异物直接刺伤指甲或指甲下的外伤性血肿感染引起。如不及时处理,可成为慢性甲沟炎或慢性指骨骨髓炎。慢性甲沟炎时,甲沟旁有一小脓窦口,有肉芽组织向外突出。慢性甲沟炎有时可继发真菌感染。

  诊断要点

  1、初起,指甲一侧的组织红、肿、疼痛。

  2、进—步发展则化脓,脓液自一侧甲沟经甲根部皮下蔓延到对侧甲沟形成半环形脓肿。

  3、处理不及时则形成甲下脓肿,亦可发展成慢性甲沟炎及慢性指骨骨髓炎,出现慢性窦道,肉芽组织自窦口向外突出。

  甲沟炎注意事项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随意拔除倒刺,一旦出现倒刺要用剪刀剪,切忌硬性拔除。

  2.修剪指甲时不可过短,避免甲床外露容易受到损伤,而引发感染。

  3.热水浸泡时水温以60℃为宜。以免烫伤。

  甲沟炎的发生多因刺伤、撕剥肉刺、剪修指甲时损伤,使化脓球菌、结核菌、胞子丝菌或念珠菌乘虚感染所致。那么预防甲沟炎我们要多注意多指甲的保护。

  预防甲沟炎的七大事项

  一、平时注意手指的养护

  洗手后、睡觉前擦点儿凡士林或护肤膏,可增强甲沟周围皮肤的抗病能力。

  二、平时爱护指甲周围的皮肤

  不使其受到任何损伤,指甲不宜剪得过短,更不能用手拔“倒刺”。

  三、防患于未然

  木刺、竹刺、缝衣针、鱼骨刺等是日常生活中最易刺伤甲沟的异物,参加劳动或忙于家务时,应格外小心。

  四、手指有微小损伤时

  可涂擦2%碘酒后,用创可贴包扎,以防止发生感染。

  五、甲下积脓

  应将指甲拔去,以利于充分引流和彻底治愈。

  六、甲沟炎早期

  可用热敷、理疗,外敷鱼石脂软膏或三黄散,必要时服用磺胺药或抗生素。

  七、化脓

  则应到医院及时切开,将脓液引流出来。防止感染蔓延引起指骨骨髓炎。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