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
1、初期症状:病损可发生于皮肤或粘膜的任何部位,最常见于口周,唇部,结膜,角膜及生殖器。局部开始有灼痒紧张感,随即出现红斑,在红斑或正常皮肤上出现簇集性小水疱群,疱液清彻透明,后来变混浊,擦破后出现糜烂、渗液、结痂,也可继发化脓感染,此时附近淋巴结可肿大。病程1~2周可自愈。愈后可遗留暂时的色素沉着斑。
2、原发HSV-1感染引起的典型病变为牙龈口腔炎,最常见于婴儿及幼儿。症状包括烦躁不安,厌食,发热,牙龈红肿及口腔痛性溃疡。
原发HSV-2感染主要发生于外阴,阴道和阴茎,多见于年轻人。该病伴有发热,全身不适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疼痛。HSV-2感染可见于新生儿,引起严重的弥散性疾病。
局部治疗:
(1)3%硼酸溶液或生理盐水:用于水疱或局部红肿明显者湿敷至损害消退。
(2)1%-2%龙胆紫药液:用于溃破者外涂患处,一日2次。
(3)3%阿昔洛韦软膏:局部涂敷一日数次。
(4)0.5%新霉素软膏:局部涂擦。
全身治疗:
(2)西咪替丁:每次口服0.2g一日3-4次,连用5天。
(3)口服维生素C维生素B2或复合维生索B。
(4)阿昔洛韦:每次口服0.2g一日5次。严重病例可静脉注射给药,将阿昔洛韦0.2-0.3g加入5%葡萄糖注射波中静脉滴注一日2-3次,连用5天。
(5)继发感染者用抗菌素(青霉素、先锋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