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边长水泡是感染了单纯疱疹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1型主要引起口周疱疹,多发于唇边,先有皮肤红色丘疹,然后出现米粒大小水疱,几个或十几个,呈簇状分布,局部微痒、肿胀、灼痛,1周左右自愈。
我们常见的秋冬干燥时口唇周围出现水泡就是疱疹,是单纯疱疹病毒的复活所致。单纯疱疹病毒具有潜伏能力,第一次感染大多数感染发生在儿童,感染后病毒会长期潜伏在三叉神经节内,不被清除或完全治愈,且随时可能被激活,引起复发性感染。在免疫力下降、发热及其他疾病急性发作时,潜伏在体内的单纯疱疹即可被激活,再次来到口腔周围皮肤,导致口周疱疹。单纯疱疹病毒1型还可以通过口与生殖器接触传到生殖器部位,从而导致生殖器疱疹,但比单纯疱疹病毒2型少见。妊娠女性的生殖器疱疹可以在分娩过程中传播给新生儿,导致新生儿疱疹。新生儿单纯疱疹病毒1型感染除了引起皮肤疱疹外,还可以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和全身播散性感染,病死率高达60%~70%。
1.局部治疗:
(1)3%硼酸溶液或生理盐水:用于水疱或局部红肿明显者,湿敷至损害消退。
(2)1%-2%龙胆紫药液:用于溃破者,外涂患处,一日2次。
(3)3%阿昔洛韦软膏:局部涂敷,一日数次。
(4)0.5%新霉素软膏:局部涂擦。
2.全身治疗:
(1)丙种球蛋白,每次3ml,肌肉注射,隔日1次,共3-4次。
(2)西咪替丁:每次口服0.2g,一日3-4次,连用5天。
(3)口服维生素C、维生素B2或复合维生索B。
(4)阿昔洛韦:每次口服0.2g,一日5次。严重病例可静脉注射给药,将阿昔洛韦0.2-0.3g加入5%葡萄糖注射波中静脉滴注,一日2-3次,连用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