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麻风病的患病人数已经从建国初期的52万人,减少到现在的6300多人。全国每年新发麻风病1600多例,60%以上集中在云南、贵州、四川、湖南和西藏五省区。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发现的麻风病人,一般都要在专门的麻风村里进行隔离治疗。在云南昆明市安宁八街的一个麻风村,记者看到,麻风病人住进了政府新建的房子。一些年过六旬的老人,有的在做针线活,有的饶有兴味的打着麻将。
麻风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患病后会导致严重的皮肤损害和肢体畸残。当人长时间与有双眉脱落、面部皮肤浮肿等症状的麻风病人接触时,可能会通过呼吸道或破损的皮肤吸入或接触到病毒,感染上麻风病,但麻风病不会遗传给下一代。如果出现麻风病症状,要及时到县及县以上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者皮肤病防治所就诊。目前,国家对新发现的麻风病患者,统一在家里进行免费联合化疗。专家称,只要早发现早治疗,麻风病是可以被治愈的。
1.在没有瘙痒的慢性皮肤病应想到是否为麻风;
2.要严格掌握麻风的诊断标准,即在1)皮损伴或暂无麻木,2)周围或皮神经粗大,3)皮损查菌阳性,4)皮损活检有麻风特异性改变的这4条标准中,一定要符合2条以上标准方可诊断麻风;
3.要严格确认为麻风阳性体征,如神经的粗大,皮损的存在,感觉的障碍,查菌的阳性,皮损病理的麻风特异性改变。在临床和实验室所见不符时要仔细找原因,如查菌试剂问题,取材是否适当,神经是否异常粗大,病人是否配合感觉检查。未能确认的麻风体征,要谨慎考虑;
4.早期麻风皮损没有明显感觉障碍;一般病期在3个月的tt,bt麻风皮损还不会出现明显麻木,病期在1年以内的bl,ll麻风皮损没有明显麻木。在典型的临床麻风面部皮损一般没有麻木;在皮肤浅感觉检查中,应做温觉检查,在温、痛、触觉中,温觉常最先丧失;
5.早期瘤型麻风在躯干部表现为浅色斑,如指甲或银圆大小,数量多,如同白色糠疹或汗斑,皮肤损害感觉正常。这类皮损一定要在自然光线下观察,才能观察到浅色斑损害,要避免阳光直射下检查;
6.早期瘤型麻风两侧眉毛外侧稀疏脱落;
7.对疑似早期瘤型麻风检查时,要注意检查芝麻或绿豆大小的丘疹损害,这些损害在数月后将发展为结节;
8.神经检查要求两侧反复触摸对比,早期多菌型麻风常没有神经粗大,特别是瘤型麻风;
9.只要怀疑麻风就应做皮肤查菌检查,多菌型麻风查菌必然阳性,阴性就可排除瘤型或偏瘤型麻风;
10.皮损查菌未能确诊,应该做皮损病理活检;
11.仅有神经粗大和相应部位的麻木区,而无皮损,应考虑为纯神经炎麻风;
12.许多麻风患者初诊时可伴有麻风反应如i型反应或ii型反应,应引起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