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皮肤频道 > 皮肤知识 > 资讯 > 胶样粟丘疹的疾病主要介绍

胶样粟丘疹的疾病主要介绍

2014-12-15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胶样粟丘疹的疾病主要介绍在面、颈、手背等皮肤暴露部有1-3mm直径密集而透明的黄色丘疹。穿刺或划破后可释出胶样物质。

  胶样粟丘疹也称皮肤胶样变性,是皮肤结缔组织的一种退行性变,以曝光部位的皮肤产生带黄色的透明丘疹或斑片为特征。患者男多于女。多发生于15-50岁之间。病因未明。本病幼年型常有家族史,可能与遗传有关。此外,暴晒日光和长期接触石油产品,似可激发本病。最早的组织病理示真皮乳头顶部出现胶样小球。真皮上部为有裂纹的均质胶样块物,每一块物被胶原索所围绕。在胶样斑片中,胶样体分布遍及真皮上3/4。胶样物质往往嗜酸性,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检查均显示和淀粉样沉积物有相同的特性。电镜检查示胶样物质由成纤维细胞所产生。

  最常受累者为上面部,特别是眼周,手背、颈后、颈侧以及耳部等处亦好发。皮损有两种形态:(一)丘疹型:在面、颈、手背等皮肤暴露部有1-3mm直径密集而透明的黄色丘疹。穿刺或划破后可释出胶样物质。丘疹间的皮肤常有光化性弹力组织病的革样外观,此型最为常见。(二)斑片型:损害也侵犯暴露部皮肤,大小约0.5-5cm,表面隆凸、光滑,呈粉红、黄或棕色。可有毛细管扩张。本病无系统性表现,皮损可长期存在而无自觉症状。根据曝光皮肤的带黄色透明丘疹而无自觉症状,必要时作组织病理检查,诊断一般不难。需与汗囊瘤、皮脂腺瘤和毛囊上皮瘤相鉴别。治疗可试用电解或冷冻疗法。避免暴晒日光及接触石油产品。

(实习编辑:刘睿昌)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