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为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多见于我国南方的广东、广西、湖南、福建、江西等省,男性发病率为女性的2~3倍,我国病例报道年龄分布在3~90岁,但30~50岁是高发年龄区。
病因与发病机制
1、遗传因素
(1)种族易感性鼻咽癌主要发生于黄种人,以亚洲南太平洋地区国家为多。生活在低发地区的海外华侨及其后裔仍保持高发倾向。
(2)家族聚集性鼻咽癌患者中有家族史者较为常见。
2、病毒感染
近年来多认为EB病毒与鼻咽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但EB病毒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人群,而鼻咽癌的发生有明显的地域性,说明EB病毒感染并非是鼻咽癌致病的惟一因素。
3、环境因素
可能与多种化学致癌物质有关,如亚硝胺类及微量元素镍等。此外,维生素缺乏、性激素失调等均可以改变黏膜对致癌物的敏感性。
中医治疗方案
正虚毒滞证药物组成:人参10g,白术15g,茯苓15g,当归10g,熟地10g,白芍10g,大枣10g,黄芪20g,鸡血藤20g,远志15g,五味子15g,白花蛇舌草20g,石上柏15g,半枝莲15g。
加减:本证多见于鼻咽癌放化疗急性期过后。放化疗后兼纳差、恶心呕吐,加竹茹10g,法半夏10g,陈皮10g,鸡内金10g;咽喉疼痛、吞咽困难加薄荷10g,射干10g,木蝴蝶10g;张口困难加丹参20g,鸡血藤10g,赤芍10g;腹胀加大腹皮10g,砂仁10g,厚朴10g。主证:放化疗中后期,精神不振,头晕倦怠,口鼻干燥,消瘦,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或苍白,食少纳呆,口淡无味,舌淡红或淡暗,脉细或弱。中医治鼻咽癌方案气血凝结证治法:行气活血,软坚散结。主证:头痛,视物模糊或复视,舌质暗红、青紫或见瘀斑瘀点,舌苔薄白,脉细涩。
药物组成:丹皮10g,栀子10g,赤芍15g,红花15g,苍术10g,川芎10g,郁金10g,柴胡10g,茯苓20g。
加减:本证多见于鼻咽癌患者伴有颅底骨侵犯或颅神经受损者。若同时伴有热毒症者,可加黄连10g,栀子10g,七叶一枝花20g,石上柏30g;面麻、舌歪、复视加蜈蚣5条、僵蚕6g、钩藤15g。
中医治鼻咽癌方案气阴两虚证主证:放化疗后,口干咽燥,间有涕血,头昏目眩,耳鸣,气短乏力,舌质红,少苔或无苔、或有裂纹,脉细或细数。药物组成:太子参30g(或西洋参15g),五味子15g,麦冬15g,生地黄15g,白芍15g,天花粉20g,茯苓15g,甘草6g。回吸性鼻涕中带血者加仙鹤草、旱莲草、侧柏叶各15g;咳嗽无痰者加北沙参30g、百合20g,川贝母10g(另研末,冲服)、桔梗10g;倦怠无力或白细胞减少至3×109/L以下者加何首乌、黄精各20g,补骨脂15g,鸡血藤、黄芪(或党参)各30g;兼见腰膝酸软、潮热盗汗者,加女贞子20g,山茱萸10g,枸杞子20g。治法:益气养阴。
肾精亏损证治法:补肾固本,滋肾降火主证:放化疗后,头晕目眩,耳聋耳鸣,腰膝酸软,潮热盗汗,咽喉干燥,心烦失眠。舌质红,舌苔少,脉细数。药物组成:熟地黄、生地黄、西洋参、玄参、茯苓各15g,山药、麦冬、女贞子各20g,泽泻、山茱萸、五味子各10g,知母、丹皮、栀子各12克,白花蛇舌草20g,石上柏15g,半枝莲15g。以上是中医经典的鼻咽癌几种症候的治疗方案。希望能给鼻咽癌患者有所帮助,鼻咽癌通过积极治疗生存率能够很大程度提高,所以患者和家属不要缺乏信心,一定要积极的治疗。
用于治疗乳腺癌、胃癌、结肠直肠癌、鼻咽癌。
健客价: ¥189用于治疗乳腺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鼻咽癌。
健客价: ¥137本品用于治疗乳腺癌、胃癌、结肠直肠癌、鼻咽癌、宫颈癌。
健客价: ¥107.5清热解毒,软坚散结,益气养阴。用于胸膈风热,痰火郁结,热毒上攻,耗气伤津之证。其症状常见口干,咽痛,咽喉干燥灼热,声嘶头痛,鼻塞,流脓涕或涕中带血。也用于治疗急慢性咽喉炎、口腔炎、鼻咽炎及鼻咽癌放疗、化疗辅助治疗。
健客价: ¥18适用于鼻炎和慢性鼻窦炎的治疗,鼻腔、鼻窦分泌物结痂或鼻腔创面清洗、萎缩性鼻炎药物清洗、鼻咽癌术后化疗冲洗、职业性吸入粉尘的鼻腔保健冲洗,清洗鼻部粘膜,避免因粘液在鼻腔的阻塞而导致感染。
健客价: ¥56适用于鼻炎和慢性鼻窦炎的治疗,鼻腔、鼻窦分泌物结痂或鼻腔创面清洗、萎缩性鼻炎药物清洗、鼻咽癌术后化疗冲洗、职业性吸入粉尘的鼻腔保健冲洗,清洗鼻部粘膜,避免因粘液在鼻腔的阻塞而导致感染。
健客价: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