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肿瘤频道 > 肿瘤种类 > 其它癌症 > 得了胆囊息肉怎么办 应尽可能预防

得了胆囊息肉怎么办 应尽可能预防

2019-05-24 来源:济南复大肿瘤医院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大量饮水:大量饮水既可稀释胆汁使胆汁不易形成胆石,也可在胆石形成初期将胆石前期物质或小胆石冲刷入胃肠而排泄掉,防止胆结石的发生。

得大部分患者无不适表现,往往是在健康检查或人群普查时经腹部B超才偶然发现。有症状者最常见的症状为上腹部闷胀不适,一般不重,多可耐受,伴有结石时可出现胆绞痛。目前我国胆囊息肉的发病率在7-10%左右,主要集中在20-50岁人群,女性发病多见。

由于人体内产生致息因子,引起胆固醇积聚、腺瘤突变,从而形成息肉,并在一定条件下,恶变为癌,近些年来国内外也有许多关于胆囊息肉癌变的报道,尤其在伴有结石时,癌变机率会明显提高。

当医生建议胆囊息肉的患者把胆囊切除时,有的人认为,与生俱来的器官组织还是不要随意切除为好,防止出现其他病症,搞不好来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局面,但是当他们听到胆囊息肉可能致癌时(胆囊癌的治愈率很低的),他们坐不住了,开始纠结了,前怕狼后怕虎的心态也出现了。

检查利器

腹部超声波扫描检查对胆囊息肉的筛出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五,诊断的灵敏度和准确率均较高。随着彩色超声技术的更新,彩色超声的声像图可清晰显示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位置、数量、大小、形态、基底宽窄、血流情况能初步判断其性质,为临床提供了必要的信息。

对于难以区分是良性还是恶性病变的息肉,帮助确诊的方法有:常规超声加彩色多普勒超声或声学血管造影检查;内镜超声检查;CT增强扫描;超声导引下经皮细针穿刺活检。

通常来说,超声波扫描图像中呈现乳头状多为良性,表面不规则则考虑恶性。从临床经验上来看,一般多发的息肉可能比单发的要好,多发息肉大多数是良性胆固醇息肉,而如果是单发的可能要高度警惕,定期复查。

因胆而异

虽然说胆囊息肉良性居多,但是超过1cm建议切除胆囊。对于小于5mm的胆固醇性息肉,服用药物加上饮食调节和适当运动可有效果,对于胆囊腺瘤样息肉,药物并无任何效果,定期检查超声(每3-6个月复查),观察有无息肉大小或形态的变化,一旦出现有手术指征,影响生活和工作,应积极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1)单发病变,大于10mm,蒂粗大者,尤其是位于胆囊颈部,年龄大于50岁;

(2)单发病变,小于10mm,无症状,年龄小于50岁,在观察随访期间,病变增大或形态有变化则应手术治疗;

(3)多发病变,伴有胆囊结石,有症状,胆囊功能差,进展迅速,年龄大于50岁;(4)多普勒彩超检查病变有丰富血供提示为恶性新生物,癌变评估风险很大的息肉;

(5)CEA(肿瘤标记物),测值明显升高且除外其它胃肠道肿瘤者。

(6)有明显症状且反复发作,在排除精神因素、胃十二指肠和其他胆道疾病后,可行手术治疗。

健康养胆

清淡饮食:少吃最好不吃油炸食品、肉汤等,禁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避免胆囊过度紧缩、胆汁分泌增加;

定时进餐:避免饥一顿饱一顿,防止胆囊不断受到刺激而增加胆囊收缩和胆汁分泌;

饮食不宜过饱:以免胆囊过度收缩,使胆汁分泌增加;

大量饮水:大量饮水既可稀释胆汁使胆汁不易形成胆石,也可在胆石形成初期将胆石前期物质或小胆石冲刷入胃肠而排泄掉,防止胆结石的发生;

食物要易消化:易消化的食物可减轻对胆囊等消化器官的负担,容易消化的食物有面片、玉米粥、豆浆、蛋类、菠菜、小白菜等;

农药化肥的普遍使用、食品添加剂泛滥、电离辐射等与胆囊息肉的形成也可能有关系,应尽可能避免。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