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肿瘤频道 > 肿瘤种类 > 其它癌症 > 体检发现胆囊息肉怎么办 不用担心

体检发现胆囊息肉怎么办 不用担心

2019-05-13 来源:医学界消化肝病频道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胆囊癌非常可怕,但不是所有的胆囊息肉都容易变癌。真正容易变癌的息肉是真性息肉!所以,如果B超或者其他检查已经确定你的息肉是假的,那就和癌没有“半毛钱”关系了。

小Z每年体检都会做个肝胆B超,看一下胆囊。

今年的报告单上忽然多出了“胆囊息肉”四个字,小Z上网一查,这不要变成胆囊癌的吗?

立刻,他感觉到胆囊的位置一阵酸痛,难道真的胆囊出了问题?该怎么办?会变癌吗?要手术吗?多久复查一次?

“十万个为什么”盘旋在小Z的脑子里,觉也睡不好了,感觉人生到达了低谷……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它——胆囊息肉!体检发现它怎么办?

第一步:看真假

虽然,都叫“胆囊息肉”,但它们还分做真性息肉和假性息肉。

假性息肉:胆固醇性息肉、局灶性腺肌症和炎性假性息肉;

真性息肉:腺瘤、腺癌……

查出来的“胆囊息肉”,70%都是假性息肉。(原来大部分都是假的啊!!!)

怎么才能分出真假?

一般B超就能分出来,主要看回声强度,假性的胆固醇结晶回声强。

如果,B超分不出来,可以用增强核磁共振等检查来帮忙。但,也不是所有的息肉都能一下子搞清楚是真还是假。

哪些息肉容易变癌?

胆囊癌非常可怕,但不是所有的胆囊息肉都容易变癌。

真正容易变癌的息肉是真性息肉!所以,如果B超或者其他检查已经确定你的息肉是假的,那就和癌没有“半毛钱”关系了。

你还瞎担心什么呢?70%的息肉都是假的,不舒服是自己吓出来的~~~

所以,不是所有的息肉都是真的,假性息肉和癌没啥关系,真正要关注的是:真性息肉!!

如果可能或者确定是真性息肉,那怎么办?

第二步:看大小

如果肯定是假息肉了,那就根本不用管了,和癌无关;

如果可能或者确定是真息肉,那么,看大小。

息肉越大,癌变的风险越高。胆囊癌恶性程度很高,尽管切了胆囊也有一些不好的后果(拉肚子、消化不良……),但和防癌比起来,又能算什么?

息肉的大小怎么看?

主要是通过B超来观察,但因为都是人工测量的,而且息肉也不是一个规则的球形,有一点点的误差是可以理解的。你说1.2毫米和1.5毫米有多大的区别呢?

可能真的没有啥区别~~~

息肉≥1厘米,风险实在有点高,如果能开刀就把胆囊切了吧,毕竟胆囊癌太“恶毒”;

息肉<1厘米,那就看看第3步……

所以,息肉的大小很重要,长到1厘米的真性息肉,能开就开了吧;那如果息肉还没有长到1厘米呢?

第三步:看症状

小于1厘米的胆囊息肉本身一般不太可能让你不舒服。

但胆囊息肉可能预示着存在B超没有发现的炎症或结石。

所以,你有了胆囊息肉,你可能有不舒服。但这个不舒服,一般不是息肉引起来的,而是:

没有发现的炎症或者胆结石;

不是胆囊的问题。

对于它们怎么办?

确定你的不舒服和胆囊有关,可以手术的话就把胆囊切了;

你的不舒服不一定和胆囊有关,继续检查找出不舒服的原因;

你没有什么不舒服,那就看看第四步……

对一对,你属于以上的哪一种呢?和医生商量下怎么办!

所以,如果胆囊让你不舒服了,即使息肉还没有长到1厘米,能开就开了吧;但,如果不是胆囊的问题,也千万不要开错了,就怕开了你还是不舒服!

如果,你没有不舒服,怎么办?

第四步:看风险

什么人容易得胆囊癌?

年龄大于50岁;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无蒂息肉(包括胆囊壁增厚>4毫米);

印第安族裔

如果,你的不到1厘米的息肉没有不舒服:

有得胆囊癌的风险,≥6毫米,可以手术的话就把胆囊切了;

有得胆囊癌的风险,<6毫米,定期复查B超;

没有得胆囊癌的风险,定期复查B超。

多久复查一次B超呢?

<6毫米,有得胆囊癌的风险:6个月、1年、2年、3年、4年、5年;

<6毫米,没有得胆囊癌的风险:1年、3年、5年;

≥6毫米,<1厘米,没有得胆囊癌的风险:6个月、1年、2年、3年、4年、5年;

一切都有安排,按照这个做就可以了,至少复查5年,如果发现没有了就不用再查!

所以,如果暂时不用开刀的,就按照这个时间表来复查B超,自己就不用担心烦恼什么时候癌变,专业的问题交给专业的去做吧~

总结

四步法

看真假:真正可能变癌的是真息肉,假息肉不用管;

看大小:长到1厘米了就需要考虑手术,风险大了;

看症状:如果胆囊让你不舒服了,也要考虑手术了;

看风险:如果有得癌的风险,部分人也要手术。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