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环境的好坏与发生癌症的有着密切的关系,无论是大环境还是家中的小环境,都是至关重要的。容易患上哪种癌症,这很多时候是与患者的生活环境以及作息有着一定的关系。不同职业患上的癌症也是不同的,这与他们饮酒也是有很大关系;老师、播音员等,则容易患上喉癌。对于女性朋友来说,宫颈癌、乳腺癌这两大癌症与女性朋友离得最近的。
环境与癌症的关系
1、许多消化道肿瘤的早期、症状隐匿,患者自己很难发现,等出现明显症状时,往往已经是中晚期。临床上,90%的胃癌患者都是进展到中晚期才来就医的。如果及早发现,及时进行规范化治疗,早期胃癌的治愈率高达90%以上。但事实上,许多消化道肿瘤的早期症状不少,只是缺乏“典型表现”,容易与其他慢性消化道疾病相混淆,因此常常被误诊,进而延误最佳治疗时机。早期胃癌患者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消化道或胃部症状,如上腹部不适、隐痛、饱胀感、乏力等。服用对症治疗的药物后,症状可能会得到缓解。
2、自1990年以来,癌症已经成为我国城市的第一位死因、农村的第二位死因。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人们对癌症病因的认识不断深入。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癌症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参与的、多途径、多步骤的复杂过程,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单纯由遗传因素所致的癌症大约仅有5%,大多数癌症则归咎于环境因素,它们与遗传的和获得性的易感性共同对癌症的发生发挥作用。
3、80%的肿瘤与环境因素有关。据估计,大约4%-20%的癌症可直接归因于职业暴露。流行病学研究发现,扫烟囱的工人阴囊癌多发;生产联苯胺染料或甲、乙萘胺的工人膀胱癌多发;从事石棉生产的工人支气管肺癌多发;从事X线、同位素工作的人白血病多发;锡矿工人肺癌多发。这些现象的产生是由于职业环境中致癌物的浓度远远高于普通环境,且职业人群接触致癌物的时间早,累积接触的剂量大,从而导致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于普通人群。因此,有效降低职业环境中致癌物的浓度,对于降低职业人群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治本的作用。
4、同时,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的生活环境中也存在大量致癌因素。医学研究已经证实,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强致癌剂,蓝绿藻毒素是肝癌的促癌剂。在我国的启东和海门等地,玉米、花生等粮食作物的黄曲霉毒素污染率较高,饮用被藻类毒素所污染的沟塘水的比例较高,因此成为肝癌高发区。位于河南省东部的黑河流域由于长期接纳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不仅严重破坏生态系统,还导致其沿岸居民中恶性肿瘤,尤其是肝癌和食管癌的死亡率显著增加。在我国西部某些地区,由于环境中重金属含量超标,引起当地人群中多种癌症的患者增多,而形成“癌症村”。
5、人类曾经历了煤烟型和光化学烟雾型空气污染,目前已进入了以室内空气污染为标志的新的污染时期。研究表明,大约68%的人体疾病都与室内空气污染有关。在云南宣威地区,由于家庭炉灶不设烟囱,烟煤燃烧物中含有的以苯并芘为代表的多环芳烃类物质造成严重的室内空气污染,导致肺癌发病率增加。室内装修是城乡居民室内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6、甲醛和氡是新装修房屋的室内环境中最主要的隐形杀手。长期接触甲醛会导致鼻腔、口腔、咽喉、皮肤和消化道等多种癌症,而氡则可以引起肺部细胞变异,从而导致肺癌的发病率增高。
我们都知道癌症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我们不可能去改造我们的基因,但是我们可以改善我们生存生活的环境。因此,我们应该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治理好身边环境的污染,减少各种有害环境因素的形成,坚持倡导绿色蔬菜水果,同时也要提倡大家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也是预防癌症的首要任务和最基本的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