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也是一项健身运动,对人有很多好处。走路运动也因此被很多国家作为国家计划,国际卫生组织还将行走定义为“世界上最好的运动”。研究也表明,不仅人体的各种解剖结构、生理机能、心肺的形成、人体骨骼、肌肉位置等方面最适合步行,走路还对癌症、冠心病、心脏病等的预防与治疗有着积极作用。
最近医学研究发现:如果每周健步走5个小时,分日进行,可以将冠心病、心脏病的发病率降低30%,胰腺癌患癌风险降低50%。如果一旦患癌,经常行走的人癌症恶化程度比不运动的人低57%;而每天健走一小时,可使乳腺癌的患病风险降低12%。
研究同时还发现,并不是所有走路都有利于健康,更不是走越多越好。所以,“会走路”才是保持健康的关键。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走路呢?
专家认为,学会四种对身体有好处的走法,避免四种走路误区,就能强身健体。
这四种对身体有好处的走法,第一种就是走猫步。所谓走猫步,就是左右脚轮番踩到两脚间的中线上。因为会频繁扭跨,能改善盆腔的血液循环,增强腰部力量,还能促进肠胃蠕动。不必太多,每天走500米即可。
第二种是踮脚走,也不必多,10分钟即可。做法是前脚掌触地,双腿交替向前移动。这样,可以锻炼踝关节力量,提高踝关节功能性运动幅度和关节稳定性,增强小腿肌肉力量。
第三种是倒着走,30分钟就好。倒着走的好处非常多,可以锻炼腰腿部肌肉以促进血液循环,运走致痛物质如乳酸等来缓解背痛,有助于强化脊柱核心肌群,稳定脊柱,减少腰背痛。同时还能保护膝关节,减少椎间盘负荷,对于提高全身协调性作用也很好。
第四种则是走跑交替,20分钟。可以先快跑15步,再走45秒;或快跑60秒,再走3分钟,交替进行。这样的好处是运动量比较大,不仅能够燃烧脂肪减肥,还会减少运动后的酸痛和疲劳感,也不会过量运动、损伤机体。
学会走路方式容易,避免常见误区难。所以,喜欢行走保健的朋友应远离以下四个误区:
速度求快
很多人以为运动强度越大效果越好,殊不知,强度过大,容易造成关节损伤。在走路跑步中,运动强度一般指速度。
早起猛走
早起晨练的习惯很好,但如果不吃早餐或不喝水就开始猛走,会导致血糖过低,特别是心脑血管病人,可能会疲乏、无力甚至晕倒。
寒暑无阻
研究表明,极端温度会加速心血管疾病的到来,一寒一热、早晚温差大是心和脑的敌人。因此要时刻留意天气变化,天气不好可以室内运动。
走路贪多
微信运动步数高达几万的,其实已经是过量了,可能会起到反作用,锻炼也要适可而止,不要盲目追求步数。以我国健康指南为标准,成年人每天应达到相当于步行6000步的中等强度运动。如果体力和时间充足,可以每天走1万步,但是运动量一定要和自己身体情况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