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没怎么听说过的各类癌症,现在却时常发生在自己的同事、朋友、亲人身上。老百姓普遍觉得现在的癌症发病率真的很高。
“感觉现在肿瘤比以前高发,有个原因是医疗技术的发展,以前的检测手段没有现在的灵敏。”教授指出。
同时教授指出,癌症与生活习惯密切相关。久坐不动的人;爱生气的人;常吃剩饭剩菜的人;果蔬吃得少的人;老是憋大便的人;有癌症家族史的人都是癌症的候选人。如果减少以下五种不良生活习惯,就能将我们从“癌症候选人”的名单里删除。
1、静态行为时间过长易导致癌症
静态行为时间是指除了睡觉的时间以外,每天坐、靠或躺着的累计时间,包括工作时、看电视、用电脑、阅读、文案工作、吃饭、打麻将、打牌、下棋等。
美国癌症研究所一项新研究发现,每年发生的与久坐有关的癌症病例超过9.2万例。即使经常锻炼也难以抵消久坐的致癌风险。
中国研究学者也表明,每天累计超过4小时的静态行为是癌症等慢性病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
专家建议,设置手机闹铃或电脑屏保,每隔1小时起身活动1~2分钟。多站立有助于降低体内与癌症有关的分子水平。
2、长期熬夜导致癌症
16年8月8日,华为前高管魏延政去世,享年41岁,因工作过劳引起癌症复发去世。
熬夜和癌症并没有直接关系,但肿瘤专家说过,长期缺乏睡眠是肿瘤高发的一个主要原因。缺少睡眠会导致人体内分泌激素水平的紊乱,导致身体细胞代谢异常,影响人体细胞正常分裂,引起细胞突变,最终患癌。
与有正常作息时间的人群相比,熬夜睡眠不足的人晚期肿瘤风险增加24%,早期肿瘤风险增加49%。
3、老是憋大便
想去解手,可偏偏太忙走不开,或一时找不到卫生间,只能用力憋着。一回两回还行,时间长了,就会出问题。粪便里富含硫化氢、粪臭素、胆固醇代谢产品等多种致癌物,在肠道里积存久了,就会被重复吸收,刺激肠黏膜。
天津市肿瘤医院一项研究显示,没时间排便已成为不少年轻人患上大肠癌的主要原因。专家建议,一定要捉住一天中“便意”最浓的时刻,一个是早晨起床后不久,一个是吃饭后。便意通常只会继续几分钟,一旦错失很难再捕捉到。早上真实没时间排便,能够调整到较空闲的晚上。
吃完晚饭后散散步,对腹部进行顺时针按摩,然后不管有无便意,守时去蹲蹲厕所。通常3—5分钟没有粪便排出,就应该放弃,不要长时间呆在厕所看书看报。
4、乱吃补品更易患癌
很多人常常会挑选吃一些保健品、养分品来防止疾病和癌症,不过成果往往恰恰相反,乱吃补品更易患癌!
专家指出,没有哪个养分弥补剂是万能防癌的。保健品并非一般的食物,也并非食物养分强化剂。
当进补各种养分素时,尤其是弥补单一养分素时,会加剧身体代谢担负,由于机体有必要代谢这些物质。很可能你体内某种物质过多,而另一种物质却缺乏,这会让病人细胞处于风险状况。还有,弥补养分人体是能够吸收一些的,可是如果体内已经有了癌细胞,那正常的细胞是吸收不过癌细胞的,所以反而促进了癌症。
5、常吃剩饭剩菜
专家表示,蔬菜里面本来就含有硝酸盐,剩下后放到冰箱里储存时,储存时间稍微长一点,硝酸盐就会转化成亚硝酸盐,少量的亚硝酸盐也不是特别可怕,但是如果长期吃剩菜的话,亚硝酸盐就会转化亚硝胺,亚硝胺就有致癌的作用了。所以剩下的蔬菜,尤其是剩的时间比较长,一定就不要再吃了。
其实,并非所有的隔夜食物都不能吃,只是建议尽量少吃或不吃。因为隔夜食物有两大安全问题,一是微生物繁殖,会导致食物变质;二是亚硝酸盐增多,能引起食物中毒,并有致癌风险,而其中的亚硝酸盐即使通过加热也无法去除。隔夜鸡蛋、银耳、大白菜、菠菜、卤味、豆浆、海鲜及盛放在铝锅、不锈钢锅中的汤一定不要食用。
要想不被选中,改变生活习惯、定期体检很重要。但防癌检查并不是项目越多越好,最有效的防癌体检在于有针对性,比如针对自身的不良生活习惯、家族遗传史等,看自己属于哪类癌症的高危人群,然后进行重点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