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肿瘤频道 > 肿瘤种类 > 乳腺癌 > 保乳治疗后恶性肿瘤的长期风险

保乳治疗后恶性肿瘤的长期风险

摘要:因此,大多数第二恶性肿瘤与治疗无关,并且15年第二恶性肿瘤发生率与SEER对照组非乳腺恶性肿瘤发生率相似,这些结果应该可使患者放心。妇科预防手术有望进一步减少第二恶性肿瘤风险。有必要进一步调查与黑色素瘤的基因遗传关系。

编者按:乳腺导管原位癌或早期浸润癌患者的预后良好,乳腺癌复发率较低,但是再发其他恶性肿瘤(第二恶性肿瘤)的风险尚不明确。

2018年2月27日,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乳腺癌研究与治疗》在线发表宾夕法尼亚大学、爱因斯坦医疗集团的大样本队列研究报告,对乳房保留(保乳)治疗后长期随访期间第二恶性肿瘤进行了分析。

该大样本人群队列研究从宾夕法尼亚大学医院入组1992~2001年接受保乳手术随后全乳放疗(60~68Gy)0~II期女性755例,年龄25~89岁(中位55岁),其中导管原位癌135例、I~II期乳腺浸润癌620例。根据临床特征,接受其他治疗,包括激素疗法±化疗。根据第二恶性肿瘤所在器官系统或解剖部位进行分组,包括妇科癌、头颈癌、胃肠癌、泌尿生殖癌、黑色素瘤、肺癌、白血病、淋巴瘤、软组织肉瘤,不包括原发性乳腺癌、皮肤基底细胞或鳞状细胞癌。根据生存曲线确定第二恶性肿瘤随着时间推移的发生率。根据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全国癌症登记数据中心的监测流行病学最终结果(SEER)55岁女性数据,对所有和不同器官或部位第二恶性肿瘤的发生率进行比较。

放疗后随访0.1~23.6年(平均12.7年,中位13.8年)。根据不同年龄,对第二恶性肿瘤发生率进行校正。

结果发现:

15年第二恶性肿瘤发生率为12.0%,接近SEER非乳腺恶性肿瘤发生率12.1%。

全身疗法和高强度放疗(>63Gy)与第二恶性肿瘤风险显著增加无关。

该研究与SEER对照组相比,妇科癌和黑色素瘤的风险显著增加。

因此,大多数第二恶性肿瘤与治疗无关,并且15年第二恶性肿瘤发生率与SEER对照组非乳腺恶性肿瘤发生率相似,这些结果应该可使患者放心。妇科预防手术有望进一步减少第二恶性肿瘤风险。有必要进一步调查与黑色素瘤的基因遗传关系。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