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肿瘤频道 > 预防肿瘤 > 如何自测 > 中国126万例癌症死亡本可避免!最新本土大数据出炉!

中国126万例癌症死亡本可避免!最新本土大数据出炉!

2018-01-08 来源:转化医学网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虽然存在外在的不可抗因素,但改变生活方式和防止感染相关的癌症这些事情我们马上就能做起来。我们相信,随着类似的研究不断为公共政策提供建议,终将导致相应的改变!

   “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可预防癌症”,相信这类圣母式的关怀已是老生常谈,大家耳朵都快听出茧子了吧。小编和你一样,听到这种消息已是不痛不痒,无非是炒冷饭,把以前的大多还是国外的数据编一编,再甩出来,甚至无图无证据就强行灌鸡汤。

 
  这波我不服。不就一周熬五天夜刷个剧、隔半小时抽根烟、只吃鸡鸭鱼肉嘛,多大点事儿。我感觉我身体倍儿棒啊。那些国外的数据能唬住我?有本事你拿中国本土大数据给我看,我就信你一次!
 
  好的,还真有。
 
  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摆事实讲道理,给国人顽固的“陋习”以及“不会发生在我身上”的侥幸心理松松土~
 
  中国本土大样本数据:癌症真的可预防!
 
  2017年,由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副主任陈万青教授、美国癌症协会FarhadIslami教授牵头的生活方式和感染对中国癌症发病和死亡影响的研究,发表在AnnalsofOncology上[1,2]。
 
  该研究由美国癌症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等八家机构联合参与,使用了2013年的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的肿瘤数据[3],结合2002年及2006年的中国居民营养和健康状况调查[4]、2010年全球成人烟草调查数据[5],数据覆盖了全国约17%的人口,近2.26亿人!
 
  可以说是相当厉害了!
 
  借助大样本数据,研究人员计算了研究中关注到的危险因素在各类癌症死亡和发病重所占人群中的归因分数(populationattributablefraction,PAF)、相应的人数以及风险比(RR),最终得出了以下结论:
 
  2013年,在30岁以上的被调查人群中,大约718000例(95%CI702100-732200)男性癌症死亡以及大约283100例(95%CI278800-28800)女性的癌症死亡与生活方式和感染有关,相当于男性52%、女性35%,全人群45%的癌症死亡可以被预防。
 
  与之类似,大约有952500例(95%CI934200-971400)男性癌症发病和大约442700例(95%CI437200-447900)女性的癌症发病被认为与生活方式和感染有关,相当于男性47%、女性28%的癌症发病可以被避免。
 
  防癌三座大山:烟草、感染、饮食
 
  研究发现,在所有生活方式和感染的各类因素中,综合癌症死亡最相关的三大因素是吸烟(18.1%)、HBV感染(10.3%)和蔬菜水果摄入不足(6.9%);
 
  与男性癌症死亡最相关的三大因素是吸烟(26.4%)、HBV感染(12.1%)和蔬菜水果摄入不足(7.3%);
 
  而与女性癌症死亡最相关的三大因素是HBV感染(7.3%)、蔬菜水果摄入不足(6.3%)和二手烟(4.9%)。
 
  而根据癌症部位分类:
 
  由于生活方式或感染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癌症依次为肺癌(男性235040人、女性66470人),肝癌(男性194760人、女性66210人)和胃癌(男性111180人、女性45300人)。
 
  在男性中,与生活方式或感染相关性最高的癌症死亡是肝癌(84%),关系最小的是淋巴瘤(8%);
 
  在女性相应的数据则是宫颈癌(99%)和卵巢癌(3%)。
 
  吸烟:还需要更严格的控制
 
  本次研究发现,58%的我国30岁以上男性有吸烟史。25%的男性及2%的女性癌症发病与吸烟相关,与既往研究[6]结果类似。
 
  与吸烟最相关的癌种包括:肺癌(因吸烟死亡251470人)、肝癌(41600人)、胃癌(39690人)和食道癌(31740人)。
 
  由于吸烟导致的肺癌死亡占所有肺癌的43%,其中男性57%、女性13%。值得注意的是,在二手烟导致的肺癌死亡中,女性明显多于男性(40000人vs12140人)。
 
  研究指出,由于相关的公共政策力度尚有不足,如烟草税率低[7],未出台全国性的禁烟条例等因素,目前公共场所吸烟的情况并未显著减少[8],预计到2050年将会有1000万人因吸烟而死亡!
 
  感染:可以改变的中国特色
 
  在既往的研究中[9,10],感染相关的癌症死亡占到了20%~30%,而这次研究的结果则显示各类感染所导致的癌症死亡约占20%,包括HBV感染(10.3%)、H.Pylori感染(5.4%)、HCV感染(1.6%)、HPV感染(1.3%)和EBV感染(1.0%)。
 
  许多癌症死亡均与感染相关,包括宫颈癌(99%)、鼻咽癌(99%)、肝癌(78%)、霍奇金氏淋巴瘤(50%)、胃癌(40%)以及口咽部肿瘤和非霍奇金氏淋巴瘤(~14%)。
 
  研究指出,由于接近100%的新生儿都接种了HBV疫苗,年轻人肝癌的死亡率降低了95%[11],肝癌的发生可能在未来继续下降[12];不过目前中国尚有大量HBV感染者,因此肝癌的发生还会维持一段时间,对于全年龄的肝癌发病率的影响尚不明显。
 
  而宫颈癌筛查和HPV疫苗作为有效降低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措施[13],已经在全国逐渐开展,但宫颈癌筛查的覆盖面尚显不足[14],并且HPV疫苗在2016年7月刚刚获得批准,也不太可能在短期内广泛得到应用[15],其效果显现也需要时间。
 
  饮食:学会管住嘴巴很重要
 
  6.9%的癌症死亡与我们的一日三餐有关,蔬菜水果摄入不足是男性癌症死亡的第三大原因,更是女性癌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讲真,无肉不欢的朋友们,是时候考虑下佛系饮食了。
 
  无论如何,饮酒都致癌[16],而中国人酗酒的现象逐渐增加,加之没有像吸烟一样得到重视,故也贡献了3.1%的癌症死亡。
 
  此外,高BMI引起的癌症死亡占到了3.5%,而高BMI显然也和饮食或运动不足密不可分,同样需要更多促进体育锻炼和健康饮食的措施[17]。
 
  行动起来,避免每年126万癌症死亡!
 
  癌症给中国人群带来了极大负担,不仅目前是中国人的首要死因,癌症负担还可能因为癌症相关的生活方式和感染因素而进一步加重[18,19]。
 
  根据2016年发表在顶尖杂志CA上的“中国数据”,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高达430万,癌症死亡病例高达280万[19]。而本文研究显示,45%的癌症死亡与生活方式及感染相关。也就是说,通过避免这些生活方式和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暴露,或可以避免126万人因癌症死亡!
 
  作者在文内指出,尽管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因为酒精(4.0%vs3.1%)、高BMI(6.5%vs3.5%)、运动不足(2.2%vs1.2%)等因素所造成的癌症死亡相对较少[2,20]。然而不可否认,我们在未来很可能也要面对与他们类似的问题。
 
  因此,为了预防癌症,我们需要做到:戒烟,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以平衡膳食,保持健康的体重,尽量不饮酒,积极注射疫苗,加强癌症筛查等。
 
  虽然存在外在的不可抗因素,但改变生活方式和防止感染相关的癌症这些事情我们马上就能做起来。我们相信,随着类似的研究不断为公共政策提供建议,终将导致相应的改变!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