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发生腹泻,不可掉以轻心!
很多人把腹泻当成感冒发烧一样的小事,以为是吃了不干净的东西或着凉了,但对于肿瘤科医生而言,腹泻是一个很容易被忽视的危险信号。
肿瘤患者的腹泻可以迅速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休克等危及生命的后果,因此肿瘤科腹泻需引起足够重视。
肿瘤科腹泻为什么不能掉以轻心
曾经我也疑惑上级医生每天查房都要问执行放化疗的患者大便情况,心里嘀咕着会不会太鸡毛蒜皮了,毕竟我们不是消化科,还有大把的“重要”事等着去办呢。直到后来见识到什么叫做“腹泻猛如虎”,曾有一位接受“FOLFIRI”方案化疗的结肠癌患者,出院后出现腹泻,当时未引起足够重视,拖延到第二天下午出现感染性休克合并DIC,连夜送ICU后血小板已测不出,PCT>500,极力抢救仍无法挽回患者,实在让人扼腕、痛心。
肿瘤患者腹泻因何而起?
肿瘤患者腹泻主要原因有肿瘤相关性、治疗相关性和感染性。肿瘤相关性腹泻见于胃泌素瘤、血管活性肠肽瘤等内分泌性肿瘤;治疗相关性腹泻可以是外科手术并发症,或者是化疗、放疗相关毒性,其中更应警惕化疗药物所致腹泻,伊立替康、甲氨蝶呤、5-FU、多柔比星、拓扑替康等都能引起腹泻,其中以5-FU和伊立替康为显著;感染也是肿瘤患者腹泻的重要因素,肿瘤患者免疫功能低下,细菌乘虚而入侵犯肠粘膜而导致腹泻。
哪些患者更容易发生腹泻?
发生腹泻的高危因素包括:术后伴有肠道蠕动或肠道供血受阻的患者;有糖尿病、炎症性肠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以5-FU或拓扑替康为基础方案进行化疗的患者等。
肿瘤患者腹泻该如何诊治?
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急性腹泻非常重要,尤其是识别那些可能发展为严重腹泻的高危患者格外重要。首先进行系统全面的问诊(包括抗生素使用、饮食状况、接触史等)和体格检查来评价患者腹泻的严重程度,辅以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值得注意的是:在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中,粪便镜检未发现白细胞并不能排除感染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