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肿瘤频道 > 预防肿瘤 > 如何自测 > 医生:请给我一个说法!去年体检没事,为啥今年就是癌症晚期!

医生:请给我一个说法!去年体检没事,为啥今年就是癌症晚期!

2017-09-05 来源:湖南公益抗癌联盟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现如今,大家的健康意识普遍都提高了,也都逐渐意识到防癌和早期发现癌症的重要性,可以说体检已经成为很多人每年必做的功课,一年一次的体检那是少不了,很多人认为,一年一次的体检没事,就意味着健康没啥问题,至少这一年都可以高枕无忧不用担心有癌症。

  为什么有些人每年都体检,却还是得了晚期癌症,难道体检做不到早期发现癌症吗?

  现如今,大家的健康意识普遍都提高了,也都逐渐意识到防癌和早期发现癌症的重要性,可以说体检已经成为很多人每年必做的功课,一年一次的体检那是少不了,很多人认为,一年一次的体检没事,就意味着健康没啥问题,至少这一年都可以高枕无忧不用担心有癌症。可事实是,患癌症的悲剧照样在发生,为什么会这样呢?是不是每次常规的健康体检结果正常,就代表着身体状况良好呢?本期文章将一一为大家解答。

  先来看一个案例:

  2010年10月蔡先生到某体检机构进行全身健康体检,几天后,体检报告出来了,各项检查都未见异常,其中还有体检机构推荐的抽血送标本到某基因公司做全套癌症基因检测。可2011年5月,蔡先生因为身体有些不舒服,到医院就诊检查,这检查可不得了,他被诊断为肺癌IV期(骨转移、肝转移),这可是晚期肺癌!

  为什么短短一年不到的时间,蔡先生会“突然”得癌症呢?而他一年前的各项检查结果不是显示未见异常吗?而且还花了一大笔钱做癌症基因检测,可这一查就是癌症,而且是晚期,蔡先生表示无法理解和接受:难道常规体检不能发现癌症吗?有没有癌症,不是抽血做一套基因检测就知道吗?基因检测不是目前最高尖的技术吗?

  这一系列的疑问,我想普通老百姓都很想知道答案,下面来和大家解读一下。

  首先必须明确,健康体检不等于防癌体检(肿瘤筛查)!

  老百姓所说的体检一般是指“健康体检”,所谓的“健康体检”,指的是一般性的健康检查,了解受检者的一般健康状况和脏器功能,比如学校的入学体检或很多单位的就业体检或者常规的健康体检,这些检查当然也有用,但针对性不强。人们放大了健康体检的作用,导致期望值过高。老百姓误把常规的“健康体检”当作“防癌体检”,误认为体检是万能的。

  常规体检VS防癌体检

  常规体检一般就是医生查体(视诊、触诊、叩诊、听诊),测测视力,量量体重,量量血压,做三大常规检查比如血常规大小便常规,还有肝肾功能生化,血脂,血糖等等这些,心电图,拍胸片,做B超等等。

  而防癌体检(肿瘤筛查)的检查项目则要根据当事人的年龄、是否有高危因素等,来有针对性安排检查,所谓的肿瘤标志物并不是常规检查项目,仅在某些情况下会选用,比如筛查肝癌会用AFP,但更多的是通过其他检查,比如乳腺钼靶检查和彩超,肝脏彩超,肺部低剂量CT,宫颈刮片和HPV检测,胃镜,肠镜,等。

  很显然,两者的检查项目尽管有交叉重叠之处,但侧重点明显不同,仅就检查项目来看,就知道,一般的健康体检是不可能替代防癌体检的。反过来呢,防癌体检能不能替代常规的健康体检呢?或者说做了防癌体检还需要做常规体检吗?

  一般的健康体检当然也是需要的。健康体检还是很有必要的,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对心、肝、肾功能、血糖、血脂、血压等进行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比如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等,然后在医生的指导下尽早进行恰当的干预处理或随访复查。

  更重要的是,防癌体检是在专科医生指导下,经综合评估后,有针对性地开出检查项目,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所有的人做一样的检查。不同的人,患癌风险不一样,有的容易得某种癌症,有的则相对风险较低。有的筛查主要针对高危人群,有的则针对所有达到某个年龄段的人群。哪些人要做筛查,要做哪些检查,需要医生综合来判断,这正体现了防癌体检的专业性、针对性。

  肿瘤专家提醒

  据有效数据显示,我国肿瘤的发病率每年以10%的速度在增长,平均每分钟有6.4人患癌,而治疗恶性肿瘤最好的办法就是早发现、早治疗。不同年龄人群有不同防癌重点,癌症高发人群更要做好防癌筛查。

  20-60岁年龄段防癌重点

  20+岁

  注意黑色素瘤

  20岁起,就可以开始观察某些危险信号,以便发现肿瘤。

  这一阶段,你应注意以下风险:

  男性:黑色素瘤(发病率每年递增)、睾丸癌(20—39岁最常见肿瘤)、高胆固醇(心脏病主要风险因素)

  女性:黑色素瘤(25—29岁最常见肿瘤)、人乳头瘤病毒(HPV宫颈癌最常见原因)、高胆固醇乳腺癌(有家庭史的年轻女性风险增加)

  建议检查:

  男性:睾丸检查(每年)、皮肤检查(每年)、胆固醇检查、肝功能检查

  女性:盆腔及宫颈检查(每年)、宫颈涂片检查(25岁后每年)、皮肤检查(每年)、胆固醇检查、测量血压、肝功能检查

  此外,对于20岁以上的成年人,由于工作紧张压力大,活动范围广,患传染病的几率相对较大,包括肝炎、消化道感染、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感染等,因此要特别注意肝功能及血常规五项及胸部X光检查。

  30+岁

  女性警惕宫颈癌

  这一阶段,你应注意以下风险:

  男性:睾丸癌(占30—40岁男性肿瘤的15%)、结直肠癌(占30—40岁肿瘤的10%)

  女性:宫颈癌(30—40岁最常见肿瘤)、乳腺癌

  建议检查:

  男性:血压检查(经常)、睾丸检查(每年)、皮肤检查、血糖检查(可三年一次)、胆固醇检查(可五年一次)

  女性:血压检查(经常)、盆腔和宫颈检查(每年)、乳腺检查(每年)、血糖检查(可三年一次)

  40+岁

  男性关注结直肠癌

  从40岁开始,衰老的表现明显增加,很多癌症风险也增加了。

  这一阶段,你应注意以下风险:

  男性:结直肠癌(占40岁以上男性肿瘤的40%)、生殖系统肿瘤(40岁以上前列腺风险增加,睾丸癌风险继续增加)

  女性:乳腺癌

  建议检查:

  男性:结肠癌筛查(每年)、前列腺检查(排尿异常者每年一次)、皮肤检查(每年)

  女性:乳腺检查(每年)、钼靶检查、卵巢检查(绝经有家族史者每三年一次)

  此外,无论男女,为预防肝硬化、肝癌或黄疸的发生。建议每年做1次肝功能检查,如果你经常大量饮酒,检查的频率应该更高。

  无论男女,为预防肺癌、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炎。建议每年进行1次肺部检查。如果你是烟民,应该缩短检查间隔。

  50+岁

  女性卵巢癌高发

  这一阶段,你应注意以下风险:

  男性:前列腺癌(50岁以上高发,发生率达1/38)、结肠癌脑卒中(55岁以上风险每10年增加1倍)

  女性:结肠癌(女性第二大致死癌症)、卵巢癌心脏病(50岁以上女性第一死因)

  建议检查:

  男性:前列腺检查(每三年一次)、结肠癌筛检(每三年一次)

  女性:结肠癌筛查(每五年一次)、卵巢检查(每三年一次)、盆腔检查(每年一次)、宫颈检查(每年一次)、乳腺检查(每年一次)

  60+岁

  全面关注身体健康

  从60岁开始,除了平时关注的那些项目,身体不适的地方将引起我们更多的注意。

  这一阶段,你应注意以下风险:

  男性:前列腺癌(发生率1/15)、结肠癌、脑卒中

  女性:结直肠癌

  建议检查:

  男性:前列腺检查(每年一次)、肠癌筛查(每三年一次)

  女性:乳腺(每年一次)、宫颈检查(每年一次)、结肠癌筛查(每三年一次)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