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美国癌症报告
1.结直肠癌发病率情况:
90年代,美国男性结直肠癌发病率为1‰,女性为0.6‰;而最新的数据显示,男性降低到0.6‰,女性降低到0.27‰。
可以看出,20年来发病率下降了接近40%,从2004年到2013年平均每年下降约3%!
2.死亡率情况:
目前为止,美国结直肠癌死亡率下降了51%。是的,你没有看错,美国1974到2014年结直肠癌死亡率下降超过一半!
3.主要原因分析:
报告认为,结直肠癌发病率的显著下降得益于美国对50岁以上人群使用结肠镜进行筛查并切除癌前病变。
结肠镜检查率从2000年的21%提高到2015的60%。
这一结论的反面佐证是同期未普及肠镜筛查的年轻人群,结直肠癌发病率则以约2%的比例逐年增加。
结肠镜是筛查结直肠癌的重要手段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人家好的咱得学!
国内结直肠癌发病率近些年来可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啊。
那么问题来了,是所有人50岁以后都要做结肠镜吗?多久做一次?肠镜痛苦吗?有没有其他替代方法?
筛查对象
1.结肠癌的演变过程:
息肉是结直肠癌的“前身”,目前已明确至少80%-95%的结直肠癌都是从息肉一步步演化过来的,而从小息肉→大息肉→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息肉癌变这一过程一般需要5-15年,因此只要在这一过程中发现病变,并及时切除便可以消除后患,继续你的三生三世,收获十里桃花。
2.人群区分:
涉及筛查,无论是美国指南、中国指南亦或是爪哇国指南,都首先要把人拨拉拨拉,分为一般人群和具有危险因素人群。
以今年再次勇夺美国最佳癌症中心桂冠的MDAnderson筛查指南举例:
危险因素包括:
得过癌前结肠息肉(腺瘤);
直系亲属得过结直肠癌或癌前息肉(腺瘤);
各种家族性遗传性结直肠癌病史;
炎症性肠病(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病)。
癌症筛查需进行人群划分
3.一般人群:
NCCN指南推荐,一般人50岁开始可考虑进行筛查,比如结肠镜检查,如无异常,10年后复查。
4.具有危险因素人群:
这一人群又分为好几类,如下
a.既往有息肉的人群:
如息肉小于1厘米,数目小于2个,并且是较为低危的息肉如管状腺瘤,则可以在内镜切除息肉后5-10年复查。
如息肉数量超过3个或者有高危息肉,则建议每3年复查肠镜。
b.既往有炎症性肠病的人群:
在出现症状后8-10年需要开始肠镜筛查。
c.直系亲属相关人群:
有一个直系亲属在60岁前发现肠癌,或者2个直系亲属均有肠癌的,应在40岁或者其直系亲属发现肠癌时年龄减去10岁时开始进行肠镜筛查。
筛查方法
1.肠镜筛查
很多人都会问到,肠镜痛苦吗?
技术在进步,现在的肠镜和几十年前那可好的不是一点半点。
关键是现在还可以在静脉麻醉下进行无痛肠镜检查,就像打了个盹似的就可以把检查做完了。
2.其他方法
是不是还有别的筛查方法?确实有!
最经济实用的就是便常规的便潜血试验,可以发现微量的消化道出血。
这种隐匿性的出血有可能就是消化道肿瘤的早期表现。因此,查体时千万不要嫌麻烦而跳过了这项啊。
还有一个是比较高大上的方法,最近几年刚刚兴起,俗称仿真肠镜,就是对腹部进行CT扫描后利用软件把图像三维重建起来,得到和肠镜类似的图像。
目前在病灶检出方面可以和肠镜相媲美。并且还可以在一部分人群中同时发现肠道外的其他病变,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不过,由于CT仿真肠镜临床应用时间尚短,因此在筛查的周期和有效性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结果的证实。
对于便潜血试验和CT仿真肠镜发现的病灶,目前还是需要进行结肠镜检查来确诊。因此目前主流观点还是建议行结肠镜筛查。
所以,具体采取何种方式筛查结直肠肿瘤,还是建议您听取主诊医生的意见哦!
仿真肠镜检查,国家癌症中心消化道肿瘤MDT供图
老祖宗早就说过了,要防患于未然,要不战而屈人之兵!
因此大家只要能重视健康,合理查体,相信一定能拒结肠癌于千里之外!
主要用于消化道癌(食道癌、胃癌、结直肠癌),乳腺癌亦有效。
健客价: ¥67用于结肠癌辅助化疗、结直肠癌、乳腺癌联合化疗、乳腺癌单药化疗、胃癌。(详见内包装说明书)
健客价: ¥185结肠癌辅助化疗:卡培他滨适用于 Dukes’ C 期、原发肿瘤根治术后、适于接受氟嘧啶类药物单独治疗的结肠癌患者的单药辅助治疗。其治疗的无病生存期(DFS)不亚于 5-氟尿嘧啶和甲酰四氢叶酸联合方案(5-FU/LV) 。卡培他滨单药或与其他药物联合化疗均不能延长总生存期(OS),但已有试验数据表明在联合化疗方案中卡培他滨可较 5-FU/LV 改善无病生存 期。医师在开具处方使用卡培他滨单药对 D
健客价: ¥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