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方舟健客 > 肿瘤频道 > 认识肿瘤 > 肿瘤症状 > 腹膜后肿瘤的三大症状 如何认识腹膜后肿瘤

腹膜后肿瘤的三大症状 如何认识腹膜后肿瘤

2017-04-19 来源:健客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恶性肿瘤发展到一定程度,可出现体重减轻,发热、乏力、食欲不振、甚至恶病质。如系嗜铬细胞瘤,因其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可出现阵发性高血压。如肿瘤压迫胰腺可刺激胰岛素的分泌出现低血糖。

  说到腹膜后肿瘤,相信知道的人少之又少。其实就是腹膜后潜在腔隙内的肿瘤,也可说是比较常见的。那腹膜后肿瘤病发的时候有什么症状呢?治疗腹膜后肿瘤的方法有哪些呢?

  腹膜后肿瘤病理分类

  腹膜后肿瘤在病理学上面一般分为原发性腹膜后肿瘤以及续发性腹膜后肿瘤。而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又包括软组织肿瘤、生殖细胞肿瘤、肾脏肿瘤以及其他一些少见的肿瘤。

  按生物学行为划分有良性与恶性两大类,按其起源有中胚层、神经组织、泌尿生殖系和胚胎残余等多种组织。

  恶性肿瘤较良性肿瘤多,约占80%。其中以恶性淋巴瘤最多见,其次是纤维肉瘤、脂肪肉瘤、未分化的肉瘤、平滑肌肉瘤和横纹肌肉瘤,神经源性肉瘤也较多见。常见的良性肿瘤有脂肪瘤、淋巴瘤或乳糜囊肿、肾源性囊肿、皮样囊肿和肠源性囊肿。

  肿瘤可为实性、囊性或混合性。颜色因肿瘤组织来源而有不同,纤维瘤为白色,脂肪瘤为黄色,肉瘤为粉红或红色。肿瘤可为单个或多个,大小可相差很多。一般说来,囊性肿瘤大多为良性。而实性肿瘤常为恶性。在肿瘤主体的周围,常有小的肿瘤组织,或小的肿瘤组织以小蒂与肿瘤主体相连,手术时不易完全切除或易被忽略,而引起术后复发。

  病理学特征

  1.软组织肿瘤

  包括脂肪、神经、纤维和肌肉组织等起源的肿瘤,其中以脂肪源性的肿瘤最常见,尤以脂肪肉瘤更为常见。

  2.生殖细胞肿瘤

  腹膜后生殖细胞肿瘤多见于男性。发生于儿童者为原发性,也可以由性腺生殖细胞肿瘤转移而来。在男性,腹膜后转移性生殖细胞肿瘤来自睾丸原发肿瘤比发生在纵隔的同一类型肿瘤的几率高得多。腹膜后原发性及转移性生殖细胞肿瘤在大体形态上有所不同,一般原发于腹膜后肿瘤多形成单个肿瘤,而由睾丸转移来者则倾向于形成多个结节,且常位于腹膜后两侧。

  腹膜后肿瘤的症状表现

  相信大家看完了上面的内容之后,对于腹膜后肿瘤多少也是有所了解了,那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下腹膜后肿瘤的症状,这对于我们来说是很有必要的哦。

  1.腹部肿块

  早期多无症状,在查体时或无意中发现,腹、背部不适或疼痛较为常见。多数患者先有腹部不适,晚期始有明显腹痛,少数有背痛、腹股沟区痛,阴囊性至膝痛。随肿瘤渐增大可出现相应的症状,如在上腹部可有饱胀,甚至影响呼吸;下腹部易有坠胀感。肿瘤生长慢适应性较强,症状就轻;肿瘤生长快,突然增大,有出血坏死,则出现胀痛或剧痛。

  多数患者先有腹部不适,晚期始有明显腹痛

  2.压迫症状

  由于压迫脏器而产生的刺激症状,如刺激胃可有恶心、呕吐;刺激压迫直肠可出现排便次数增多或慢性肠梗症征;刺激膀胱则出现尿频、尿急;压迫输尿管则有肾盂积水;侵入腹腔神经丛可引起腰背疼痛、会阴部及下肢疼痛;压迫静脉及淋巴管可引起下肢水肿。

  3.全身症状

  恶性肿瘤发展到一定程度,可出现体重减轻,发热、乏力、食欲不振、甚至恶病质。如系嗜铬细胞瘤,因其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可出现阵发性高血压。如肿瘤压迫胰腺可刺激胰岛素的分泌出现低血糖

  除少数腹膜后肿瘤如嗜铬细胞瘤能分泌化学介质产生明显的临床症状易被早期发现外绝大多数腹膜后肿瘤初起时无症状,当肿瘤逐渐长大产生压迫症状或被病人偶尔发现时始就医检查,最常见的的症状是腹块,腹痛以及相应脏器受压迫和刺激所生的症状。

  腹膜后肿瘤的治疗方法

  对于大多数的肿瘤疾病来说,治疗它们的方法几乎都是手术、放射以及全身治疗。而腹膜后肿瘤的治疗方法也是差不多的,不过也还是有差别的。至于有啥差别,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吧。

  手术治疗

  腹膜后肿瘤的外科治疗方式主要是手术切除,它是患者获得潜在治愈机会的最佳手段。手术切除的原则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行规范的根治切除(R0切除)。近年来,随着认识的提高,更多的学者主张对腹膜后恶性肿瘤行间室切除(CompartmentResection),以达到更好的根治效果。文献报道,采用此种更广泛的切除,可以使切除后的5年复发率从50%降低到20%,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70%以上。

  腹膜后肿瘤容易反复局部复发,患者往往经历过多次手术,并且复发间期逐渐缩短,直至最终无法再进行手术。因此,患者除需要重视第一次手术的根治性,也需要在复发出现时找寻合适的手术时机。

  如何认识腹膜后肿瘤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之症状、体征常隐袭而模糊,从最初出现主诉至确诊该病,平均间期长达5.5~7.5月。首先,需要判断肿块来源于腹腔内,还是来源于腹膜后。待临床上诊断为腹膜后肿块后,需进一步确定其组织学类型。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必须与其它更为常见的腹膜后良、恶性病变进行鉴别。需要鉴别的疾病很多,多囊肾、肾积水及肾上腺瘤是肾脏最常见的疾病,位于腹膜后两侧;胰腺肿瘤及假性囊肿位于中腹部;肝肿瘤、肝囊肿及脓肿位于右侧;脾、胃病变位于左侧;在盆腔,卵巢、子宫肿瘤以及膀胱本身可与腹膜后肿瘤混淆。

  腹主动脉及髂动脉动脉瘤可能与腹膜后肿瘤相似,但有搏动性。肾上腺的广泛肿瘤可能表现为腹膜后肿块。另外,腹腔或腹膜后的炎性病变亦可与腹膜后肿瘤混淆,虽然炎症常出现发烧及其它全身症状。腹膜后副脾虽罕见,但易误诊为腹膜后肿瘤。

  有时,腹外肿瘤可首先表现为腹部肿块。例如一原发睾丸隐性肿瘤,可表现为巨大腹膜后淋巴结转移。腹膜后肿块伴发烧可能是累及各个部位及器官的淋巴肿瘤的最初表现。

  鉴别这些疾病,除了详细询问病史,全面了解临床症状及体征外,还需依靠一系列的辅助检查方法的综合利用。恰当的影像学检查及组织学检查是腹膜后肿瘤鉴别诊断的关键,诊断与鉴别诊断腹膜后肿瘤要全面、综合、有步骤地运用各种检查方法。

  可首先采用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如腹平片、B超、CT,如需明确组织类型,可采用B超或CT引导下的细针穿刺活检术。如果B超、CT尚不能完全确诊,再采用消化道钡餐、静脉肾盂造影、血管造影等方法,以期获得完整的检查资料,加以综合分析,并为手术治疗及其它辅助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在恶性腹膜后肿瘤中,40%为淋巴瘤或各种泌尿生殖嵴肿瘤,55%为肉瘤。间充质来源肉瘤常为异质性,含不规则实性、半实性、及由病理性坏死形成的液化区,而淋巴瘤为多发性,可进行鉴别。

  有人总结出腹膜后肿瘤良、恶性鉴别评分系统,恶性因素有(1)瘤体最大直径≥5.5cm,(2)出现症状,(3)无钙化,(4)边界不规则,(5)出现囊性变或坏死。上述腹膜后肿瘤分数与恶性可能性呈显著相关性。在对腹膜后肿瘤开始进行治疗前,有必要作全身检查,以搜索有无局部及全身转移。

  如果您有任何健康方面的疑问请添加微信公众号:健客健康咨询,健客健康咨询为各位朋友提供全面专业的疾病咨询和健康资讯,健客健康咨询真诚为您服务。健客宗旨:让每一个人更健康。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相关问答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热文排行

热门问答

用药指导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