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肿瘤频道 > 肿瘤种类 > 肠癌 > 帕尼单抗对KRAS野生型结直肠癌是否有益?

帕尼单抗对KRAS野生型结直肠癌是否有益?

2017-03-11 来源:医脉通肿瘤科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针对EGFR的靶向抗体药物已经出现较多了,但这些药物来自于临床试验的研究结果却不一致,哪一类患者最受益至今还不太确定。

  英国利兹大学的研究人员公布了一份针对结直肠癌治疗的前瞻性分层随机试验的结果,该试验对比分析了帕尼单抗联合伊立替康与单独应用伊立替康治疗KRAS野生型、氟尿嘧啶耐药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疗效。试验结果表明,帕尼单抗联合伊立替康的治疗方案无助于KRAS野生型结直肠患者总生存期的改善。相关研究结果在线发表于:LancetOncol.2013May28.

  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针对EGFR的靶向抗体药物已经出现较多了,但这些药物来自于临床试验的研究结果却不一致,哪一类患者最受益至今还不太确定。在这一情况下,英国利兹大学Seymour领导的研究人员评估了帕尼单抗联合伊立替康治疗预处理过的结直肠癌患者的疗效。

  在这项非盲、随机的临床试验中,研究人员招收了2006年12月至2008年6月之间来自英国60个研究中心的接受了氟嘧啶治疗后(+/-奥沙利铂)病情进展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这些患者被随机分配到了三个治疗组中:伊立替康治疗组(对照组)、伊立替康+环孢素治疗组、伊立替康+帕尼单抗治疗组(IrPan)。

  从2008年6月10日开始,该项试验的设计方案修正为了前瞻性分层设计,帕尼单抗不再随机进入KRAS野生型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中。试验同时也得到了伊立替康治疗组与伊立替康+帕尼单抗治疗组的对比结果。

  研究人员利用计算机随机生成序列的方法将患者分配到了伊立替康治疗组或伊立替康+帕尼单抗治疗组。两组病人均接受了3周一次的350mg/m2剂量的伊立替康静脉内给药治疗(如果患者年龄≥70岁或评分为2,则药量减为300mg/m2);同时,伊立替康+帕尼单抗治疗组的病人也接受了3周一次的9mg/kg剂量的帕尼单抗治疗。

  该研究的主要终点设定为之前从未接受过EGFR靶向治疗的KRAS野生型病人的总生存期。试验中对肿瘤组织的DNA进行了检测,内容包括了以下基因的突变情况:KRASc.146、BRAF、NRAS、PIK3CA。

  在2006年12月4日至2010年8月31日之间,总共纳入了1198例患者,其中仅有460例为KRAS野生型且未接受过EGFR靶向治疗的患者。230例患者被随机分配到了伊立替康治疗组,另外230例患者被随机分配到了伊立替康+帕尼单抗治疗组。

  试验结果显示,两组之间的总生存期无差异(HR1.01,95%CI0.83-1.23;P=0.91),但伊立替康+帕尼单抗治疗组的无进展生存期大于伊立替康治疗组(0.78,95%CI0.64-0.95;P=0.015),并且伊立替康+帕尼单抗治疗组的疾病缓解率也高于伊立替康治疗组(79例[34%]vs27例[12%];P<0.0001)。

  试验中出现的≥3级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腹泻(29%vs18%)、皮肤毒性反应(19%vs0)、昏睡(21%vs11%)、感染(19%vs10%)、血液系统毒性反应(22%vs12%),并且伊立替康+帕尼单抗治疗组高于伊立替康治疗组。研究人员也记录到了5例治疗相关死亡事件,伊立替康+帕尼单抗治疗组出现2例,伊立替康治疗组出现3例。

  综合了各方面的因素,研究人员给出了最终结论,帕尼单抗联合伊立替康的治疗方案无助于KRAS野生型结直肠患者总生存期的改善。另外,对肿瘤组织做进一步的分子分型分析则对应用EGFR靶向治疗药物非常有帮助。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