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分子靶向药物的应用,结直肠癌治疗进展近年来更新迅速,尤其随着个体化治疗和靶向治疗的观念被越来越多的医生所接受,结直肠癌治疗迎来了新的时代。近期发表在《AmJClinOncol》的一项研究旨在评价未经治疗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个体化治疗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患者和方法
未经治疗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体力状态评分为0-1,适合进行系统化疗。分析肿瘤组织的KRAS,BRAF和PI3K基因突变的情况,以及拓扑异构酶-1(Topo-1)、纠正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胸腺嘧啶核苷酸合酶(TS)和胸腺嘧啶磷酸化酶(TP)的表达情况。
Topo-1阳性的患者应用伊立替康治疗,而Topo-1阴性而ERCC1阳性的患者应用奥沙利铂治疗。否则就按医生所给方案进行治疗。如果TS阳性,就不应用氟嘧啶治疗,如果TS阴性,则应用氟嘧啶治疗;如果TP阴性,就应用5-氟尿嘧啶治疗,如果TP阳性,就应用卡培他滨治疗。KRAS突变的患者应用贝伐单抗治疗,而KRAS野生型的患者应用西妥昔单抗治疗。研究的主要评价指标是无进展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