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肝癌的死亡率这么高呢?老百姓又有哪些常见的误区?我们特别邀请广东省医师协会肝胆外科分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肝胆外科主任陈亚进教授就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进行回答,帮助大家粉碎谣言,走出误区。
问题一:为什么大部分肝癌一发现便是晚期?
现象:门诊里常有许多病人拿着一大堆片子拖家带口,焦急地来看医生:“为什么我昨天还能生龙活虎地爬山打球,今天就被告知是肝癌晚期?”
解释:陈亚进教授说这是由于肝癌的隐秘性,导致很多病人一来就是中晚期。肝脏的代偿能力非常强,只要有三分之一的肝细胞发挥功能,而且肿瘤没有压迫管道、侵犯肝静脉,那么就不影响消化功能,病人也感受不到疼痛。所以,肝癌的早期没有任何症状,病人接收不到任何来自身体的提示。
此外,很多乙肝“大小三阳”的病人没有对乙肝的危害足够重视,患了乙肝,继续贪杯。其实乙肝大小三阳,加上酒精,绝对是肝癌的天然促成剂。乙肝病人患肝癌的机会本就很高,再加上喝酒,肝癌的发生率会成几十倍增加。
办法:陈亚进教授说,有乙肝病史的病人一定要不少于六个月体检一次,早发现才能早治疗。许多病人以为肝功能正常,一年体检一次就行了,其实不对,因为肝癌的恶性程度高,六个月的时间里,肿瘤可能已经从1厘米发展到腹腔淋巴结转移,所以每次体检都不能超过六个月。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有乙肝病史的病人切勿饮酒。
问题二:患了肝癌应该去哪个科治疗?
现象:常常有病人诊断出肝癌,来到省城大医院在门诊大厅一看或者上网一查,便发现很多科都看肝癌:内科、外科、介入科、中医科……到底看哪个科才是合适的呢?
解释:陈亚进教授说,常常碰到很多肝癌病人之前做过很多治疗,效果不好复发后再找过来。有时第一次的诊疗方案比较正确,有的则不然。这跟第一次治疗时是不是以病人能否整体获益为原则来选择治疗方案有关,其实某个科室或某位专家所最擅长的技术并非是最佳的选择,选择最优化的治疗方案不仅需要精良的技术,更需要理念和体制来保障各种技术的序贯,综合来达到有效控制肝癌的目的。
办法:陈亚进教授解释说,建立多学科综合治疗(MDT)的规范和体制是解决这个难题的最好办法。现在提倡个体化综合治疗,可以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打破科室之间的界限和壁垒,优先治疗方案的选择是由多学科治定的共识来决定的,疑难病例必须进行多学科大会诊。
我们去年成立的精准肿瘤外科治疗中心,是针对实体肿瘤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这一特点,通过建立多学科综合治疗的体系,对包括肝癌在内的各种实体肿瘤实现精准全面的诊断,精细微创的手术,序贯联合的个体化综合治疗以及专业的随访评估系统,实现对肝癌治疗全程的精准化。
如病人是进行以微创为主的手术治疗?射频消融治疗?介入治疗?还是吃靶向药物或吃中药?这些技术如何组合?哪一项需要优先或重复?风险和疗效的如何评判等,精准肿瘤外科治疗中心可以争取到以病人的最大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