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报道显示癌症患者会有认知功能障碍。2015年11月2日发表在临床肿瘤学杂志上的一篇前瞻性对照研究对结直肠癌(CRC)患者和健康对照组(HC)的认知功能进行纵向评估,并试图揭示期分子机制。文献:JanetteL.Vardy,JClinOncol33.DOI:10.1200/JCO.2015.63.0905
受试者在试验基线期(如果接受化疗,在化疗前完成)、试验第6个月、12个月和24个月完成认知评估和认知系统、疲劳情况、生活治疗及焦虑/抑郁的问卷调查。血液检测包含细胞因子、凝血因子、载脂蛋白E类基因型和性激素。主要研究终点为经GlobalDeficitScore系统评定的患者的第12个月总体认知功能。
研究人员共纳入289例局部CRC患者(173例患者接受了化疗,中位年龄为59岁,63%的患者为男性),73例为局限性转移性/复发CRC患者,72例健康人(HC)。
与HC相比,在基线期(43%vs15%,P<0.001)和第12个月(46%vs13%,P<0.001),有更多的局部CRC患者有认识功能损伤,并且化疗没有起到显著的作用。注意力/工作记忆力、语言学习/记忆力和复杂思维速度受到的影响最大。局部CRC患者和转移性CRC患者的认知功能损伤程度类似。与HC相比,CRC患者的细胞因子水平更高。患者的总体认知功能与患者的疲劳情况、生活质量、焦虑/抑郁情况,或者其他任何血液检测无明显相关性。
在第12个月,25%的局部CRC患者有认知症状,17%的HC有认知症状(P=0.19)。在第6个月,与未接受化疗的患者相比,更多的接受了化疗的患者出现认知症状(32%vs16%,P=0.007),这两类患者在第12个月认知症状出现情况无明显差异(29%vs21%,P=0.19)。客观认知功能与认知症状之间只存在很微弱的相关性。
与HC相比,每个阶段评估均显示CRC患者有更多的认知损伤,但是化疗的叠加效应并不显著。目前患者的认知损伤的机制仍不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