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肿瘤学年鉴》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由Rosati医生及其同事进行的意大利研究在早期结直肠癌患者中对比了最小监测、密切监测或随访的作用。牛津大学癌症医学教授DavidKerr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接受不同随访方案的获益问题发表了评论。详情如下:
让我先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要随访患者?就我的专业领域结直肠癌而言,随访的目的是希望我们能在早期阶段检测到疾病复发,以便能提供一些抢救治疗,如肝转移切除,肺转移消融。我们正在采用一种多学科模式、更积极的管理转移性疾病。
我猜测,随访还有一个目的应该是随访患者的自然病程,或者使其参与试验。近期在《肿瘤学年鉴》杂志上发表的由Rosati医生及其同事进行的研究,在大约7年或8年的时间里,将1200位患者随机分配接受最低监测或密切监测。研究人员进行了很好的随访,对大多数患者随访超过5年。最低监测方案由诊室就医、测定癌胚抗原(CEA)水平,几次结肠镜检查和肝部超声检查组成。密切监测方案包括测定CEA和癌症抗原19-9(CA19-9)的水平,评估血液生化指标。在密切监测组,超声检查的数量有所增加,胸部X线检查的数量增加四倍,结肠镜检查的数量增加2-3倍。
在随访阶段的最后,研究人员发现与采取最低随访方案的患者相比,密切监测组患者在总生存方面一点也没有获益。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我们可以节约资源。有一些数据,特别是来自乳腺癌的数据表明,没有接受随访的患者的焦虑水平在手术后的一年内大幅下降。对复发最担心的时候就是早期阶段,随后这些焦虑往往会慢慢消退。因此,让患者放心的假定是一个相对伪命题。
我们把资金和资源用于随访患者,但却没有得到生存方面的主要获益。我们可能进一步转移了可以使患者获得药物和新技术的一线治疗资源。这么做需要花费资金,且收益回报率低。因此,我们不禁要问,这么做的相对价值是什么?
这是一项有趣的研究。它与该领域的其它试图证明密切监测有主要获益的小型研究并不完全一致。我们在牛津所做的工作是,在1年、初始手术一周年的时候通过CT扫描观察胸部、腹部和盆腔,在3年的时候进行结肠镜检查。我们只对接受密集化疗的那些患者进行常规监测。
如果我们观察专业学会制定的国家指南,我想随访都被大幅缩减了。由于实际上根本没有证据显示获益,专家组不推荐过于密切的监测方案。
因此,我认为该研究传递的信息是有用的,是设计良好的。欢迎阅读这篇文章并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