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肿瘤出芽可反映结直肠癌的侵袭力,转移性和不良预后。近期,发表在《BritishJournalofCancer》杂志上的这项研究,旨在调查在原发性可手术的结直肠癌患者中,肿瘤出芽与临床病理特征,肿瘤微环境和生存期之间的关系。
一共有303例来自前瞻性数据集的原发性可手术结直肠癌患者被纳入这项研究。瘤芽的存在是通过所有含H&E片段肿瘤的评估以及应用10个高倍视野方法计算肿瘤出芽数量来确定的。常规病理切片用来评估:肿瘤坏死,采用Klintrup-Makinen(KM)分级的肿瘤炎性细胞浸润,以及与肿瘤间质比例(TSP)联合作为格拉斯哥微环境评分(GMS)。
高级别肿瘤出芽在39%的所有肿瘤和28%的淋巴结阴性肿瘤中出现。高级别出芽显著与T分期(P<0.001),N分期(P<0.001),TMN分期(P<0.001),浆膜受累(P<0.001),静脉浸润(P<0.005),KM分级(P=0.022),肿瘤基质高(P<0.001)和GMS(P<0.001)有关。肿瘤出芽与减少的癌症特异性存活率(CSS)(HR=4.03;95%置信区间[CI],2.50-6.52;P<0.001),独立的年龄(HR=1.47;95%CI,1.13-1.90;P=0.004),TMN分期(HR=1.52,;95%CI,1.02-2.25;P=0.040),静脉浸润(HR=1.73;95%CI,1.13-2.64;P=0.012)和GMS(HR=1.54;95%CI,1.15-2.07;P=0.04)具有相关性。
肿瘤出芽的存在与肿瘤微环境元素具有相关性,在原发性可手术结直肠癌患者中是一个独立的不良预后。特别是,高级别肿瘤出芽有效的分层,对于肿瘤分期,静脉浸润和GMS有预测价值。总体而言,肿瘤出芽应该在原发性可手术结直肠癌患者中作为常规评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