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为何找上门
食管癌的发病与环境和遗传因素不无关系,此外,还有一些饮食上的“长期习惯”可能致病。例如长期吸烟、酗酒、喜辣嗜咸、进食过烫的食物等,都会大大增加罹患食管癌的风险。
研究发现,酒精,特别是一些高度白酒,会直接导致食道黏膜出现烧伤。抽烟又喝酒会导致危险程度加倍。腌制会使食物中的亚硝酸盐明显增高,而亚硝酸盐含量越高,致癌性越大。过于辛辣和过烫的食物,容易损伤食管上皮,引起上皮细胞变性或者造成破损、溃烂等,虽然黏膜上皮有增生和修复功能,损伤后会自行恢复,但长期反复刺激,会导致黏膜慢性损伤,诱发癌变。
目前,胃镜是最有效的检查手段,没有其他方式可以筛查。建议年龄超过40岁,并有上述“长期习惯”中的任何一个,每年做一次胃镜检查。
四个信号发现患病
食管癌的形成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该病发病过程长,有的需要10年甚至20年的时间。因此,关注该病的早期信号,可帮助患者尽早发现患病。
信号一
吞咽食物有迟缓、滞留或轻微哽噎感。在早期,这种症状极其轻微,不妨碍进食,可自行消退,但数日后又出现,如果反复多次出现,并逐渐加重,应高度重视。
信号二
吞咽时有痛感。在吞口水或吃东西时,总感觉胸骨后有定位性疼痛。吞咽过后,这种感觉将会逐渐消退,疼痛的部位有时相当模糊,约40%的病人有程度不等的疼痛症状。
信号三
食道内有异物感。平时感觉食道内好像有残存饭粒、菜屑黏附在食管壁,大约有10%的食管癌患者早期曾有过这一症状,这是由于食管黏膜皱襞肿胀,局部充血,上皮增厚或粗糙引起的。
信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