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恶性肿瘤。我国食管癌的发病率居世界之首,每年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占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一半以上。据我国文献记载,两千多年前已描述此病。近日,天津市肿瘤医院食管肿瘤科于振涛主任医师、姜宏景主任医师做客人民网天津频道,详细介绍食管癌的防治情况。
确切病因不明发病具有地域性
食管是咽和胃之间的消化管,分为颈段、胸段和腹段。姜宏景表示,目前,在我国,食管癌最常发生于胸段,尤以胸中段居多。食管癌的确切病因不明。研究发现,环境和某些致癌物质是重要的致病因素,例如工业污染、吸烟、饮酒,吃腌制的食品等,都可能会诱发食管癌。而也有人表示吃冷的、热的、烫的,吃得过快,亦会导致患食管癌。
“食管癌和胃癌、肝癌一样,都是‘穷毛病’。”于振涛解释说,人们生活愈加优越时,摄入的蛋白、脂肪随之增加,该类地区大肠癌、卵巢肿瘤的发病率可能会明显上升,同样的,在贫困地区,诸如食管癌一类的肿瘤发病率相对较高。在河南、闽北等高发区,食管癌的发病率可达十万分之二十、三十,甚至两百,而像北京、天津、上海等城市,食管癌的发病率低于十万分之二十。这可能跟生活水平、人体的由于饮食等内环境的改变有关。
于振涛表示,近年来,我国每年的食管癌发病率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没有明显的下降趋势。但是,相较于三十年前,如今我国的食管癌发病率已经有所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