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作为一种常见的上消化道肿瘤,据世界肿瘤研究基金会(WCRF)统计[1],食管癌居全球肿瘤发病率第7位,占肿瘤死因第5位,存活率较低。我国是食管癌的高发区,某些地区的食管癌发病率高达32/10万[2]。
因病变在食管,且常常由于术前摄入不足、肿瘤消耗等因素易发生营养不良,而术后手术创伤和应激所引起的高分解代谢又加剧营养不良,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3]。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食管癌及对它的营养饮食吧!
一、食管癌的定义
食管癌是食管上皮的恶性肿瘤,病变常局限在食管某一部位,可透过食管壁扩散,或有远处转移。临床上以进行性吞咽困难为其典型症状。
二、食管癌的病因[4]
食管癌的发生与该地区生活条件、饮食习惯、存在强致癌物、缺乏某些抗癌因素及有遗传易感性等有关,或慢性酒精中毒、强酸或强碱等所致的食管狭窄、长期吸烟等。
1、亚硝胺类化合物和真菌毒素
亚硝胺含亚硝酸盐丰富的食物有储存过久的蔬菜、放置过久的煮熟蔬菜,菜中的硝酸盐在硝酸还原酶的作用下转化为亚硝酸盐。刚腌不久的蔬菜中也含有大量硝酸盐[5]。
真菌毒素镰刀菌、白地霉菌、黄曲霉菌和黑曲霉菌等不但能还原硝酸盐为亚硝酸盐,并能促进亚硝胺的合成。霉菌常与亚硝胺协同致癌。镰刀菌中禾谷镰刀菌产生的多种毒素,如小麦、大麦等在田间抽穗灌浆时,如条件合适即可发生赤霉病,玉米、稻谷、甘薯和蚕豆也可发生;黄曲霉产毒株产生毒素,存在于土壤、动植物、各种坚果中,易污染的食物有花生、玉米等粮油产品[5]。
2、慢性理化刺激及炎症
粗糙、过烫食物及咀嚼槟榔、烟丝等习惯,造成对食管黏膜的慢性理化刺激,可致局限性或弥漫性上皮增生,此为食管癌的癌前病变。慢性食管疾病如腐蚀性食管灼伤和狭窄、胃食管反流病、贲门失弛缓症或食管憩室等,患者食管癌发生率增高,与其慢性炎症有关。
3、营养因素
食物中缺乏动物蛋白、新鲜蔬菜和水果,摄入的维生素A、维生素B2和维生素C缺乏,是食管癌的危险因素。
4、遗传因素
食管癌的发病常表现家族性聚集现象。在我国高发地区,如北方发病率可达130/10万,本病有阳性家族史者达25%-50%,其中父系最高,母系次之,旁系最低。
5、癌基因
在环境与遗传双重因素的作用下,Rb、p53等抑癌基因失活及原癌基因H-ras、c-myc和hsl-l等激活与食管癌发生有关。
广谱抗肿瘤药,用于胃癌、食管癌、贲门癌、肠癌等消化道肿瘤的治疗,以及消化道盒呼吸道肿瘤围手术期化疗,术后复发转移的预防用药,并可用于抑制各种胃癌、食管癌、肠癌等的癌前病变。
健客价: ¥990软坚散结、解毒定痛、养血活血。用于食管癌瘀毒证,与放疗合用可增强对食管癌的疗效;用于晚期原发性肝癌瘀毒证,对不宜手术、放化疗者有一定抑制肿瘤增长作用,可改善生存质量;用于中晚期胃癌(瘀毒证)的化疗辅助治疗,配合5-FU-DDP方案(5-FU、MMC、DDP),可改善临床症状、生存质量。
健客价: ¥102补益精气,健脾养心。对细胞免疫功能和血象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用于食管癌、胃癌及原发性肺癌患者放、化疗所致的所阴两虚、心脾不足证。
健客价: ¥99